CO2跨临界预冷循环氮膨胀FLNG液化及NGL回收流程设计与分析

来源 :上海市制冷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god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FLNG装置区别于常规FPSO以及陆上LNG工厂的关键和技术难点,以中国南海海域某油田伴生气源为研究目标,开展了FLNG装置液化工艺方案的优化和分析,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O2跨临界预冷循环氮膨胀FLNG液化及NGL回收工艺.对影响该工艺流程性能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了该工艺对于海上FLNG装置的适应性.结果表明:CO2跨临界预冷循环过程,当二氧化碳经两级压缩后压力取2.5MPa,再经膨胀机膨胀降压后压力在0.185MPa左右,氮气循环压缩机出口压力取2.2MPa,两级氮膨胀后压力取0.14MPa,单列总功耗为2.851×103kW,液化率为98%,比功耗为0.3421kW·h/m3.该工艺安全性高、流程简单、设备布置紧凑、便于成撬、经济性较好,NGL回收引入TDWC(顶部分离的间壁式精馏塔),将两塔合并为一塔,简化了设备,具有较好的海上适应性.
其他文献
  低温制冷机技术的进步迅速推动了小型氦液化器的发展.1990 年首台直接利用低温制冷机的小型氦液化系统只获得了0.01 L/h,现在主流的商用小型氦液化器液化率可达到0.917 L
  液化天然气(LNG)在再气化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冷能利用价值.在目前回收LNG 冷能的诸多方法当中,LNG 冷能发电是最可能被大规模利用的方式,同时也是技术较为成熟的方法.在保
会议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我国空间电源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世界航天将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空间电源系统
本文以轮古常压渣油(LGAR)及其组分为原料,对渣油中分离金属化合物的溶剂萃取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以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
  低温推进剂长期在轨存储技术是未来航天技术发展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不同周期的飞行任务需求,提出了以复合多层绝热为基础,分别加入蒸汽冷却屏(VCS)、热力学排
近些年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除了加强职业技术学校的人才定向培养问题,还对职业技术学校中学生的个人修养方面有了更多重视,以在校内开展了书法教学为切入点,促进学生汉语书写
  针对天然气液化流程中广泛采用的板翅式换热器的缺点和不足,如对原料气中水分、CO2、H2S 等含量非常敏感,换热通道容易被CO2 等固体颗粒堵塞等,本文提出采用对固体颗粒阻塞
会议
  本文首先介绍HL-2M 低温系统的组成。根据低温系统的特点和控制功能的要求,初步设计了HL-2M 低温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以及软件应用。基于西门子S7-300/400 PLC(可编程控制
在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流程的选择中,氮膨胀(NE)液化流程相对于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有操作简单、适应性强的优点,但液化率较低、能耗较高.针对该问题,本文简化单混合制冷剂(SMR
洛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宫灯创始于洛阳,又称宫廷花灯,是中国富有特色的汉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洛阳宫灯为纯手工制作开合自如,收藏方便。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