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遗址空间利用的回顾与展望

来源 :2011文化遗产保护及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天形态众多的博物馆中,传统建筑和博物馆之间的关系总是非常微妙的.很显然,无论东方的庙宇还是西方的私宅都并不适合博物馆空间的需要.然而另一个事实是已经习惯于在古老建筑中欣赏艺术品,尽管剑桥菲兹威廉博物馆的楼梯攀登起来是那么费力,卢浮宫面积巨大的展厅总令人迷失方向,观众们还是乐此不疲,甘愿接受这一切非人性化的参观体验.同样地,每一位到故宫参观的游客如果不是经常拜访也会辨不清方向,找不到故宫博物院究竟在何处.虽然总有一些人提议另辟馆址,但故宫博物院始终没有离开紫禁城,坚持走过了86个春秋.这说明传统建筑内的博物馆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要讨论的是分析其中的矛盾并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改造.故宫博物院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由于它是在明清两代宫殿建筑群以及皇室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兼有遗址类博物馆与艺术博物馆两方面的特色。自建院开始这些宫殿建筑就作为陈列展览的场所,一方面保留明清时期宫廷政治、生活场景,使后人了解宫廷生活的原貌,即通常所说的宫廷原状陈列;另一方面将原有建筑开辟为展厅,向观众展示丰富的馆藏艺术品。中国传统建筑的自身特点似乎决定了保护与利用永远存在矛盾。只能在二者之间不断寻求平衡。故宫的整体格局虽然无法改变,但在文物展示的小环境里,依然有很多文章可以做。从故宫博物院成立那天起,文物陈列就一直存在并且不断变化着。近几年古建大修之后,故宫的专题展览、临时展览的形式与外界变得越来越接近,从展柜到灯光有些千篇一律。故宫与其他博物馆相比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传统建筑空间已经提供了文物存在的原始语境,这恰恰是自身的优势,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古建保护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概念。宫殿建筑从外部空间到内部环境是一个整体,视觉上需要有很好地延续性。因此今后如何更好地保存原始建筑语境,使展览的文物与建筑产生对话,令原状陈列与文物展示产生互动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文物、环境与观众是现代博物馆的三个要素。分析语境时也以此为线索,研究故宫现有展示空间的得失。事实上,三个要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是某个展览会更倾向于某一个要素,究竟应当以谁为中心则是讨论的核心问题。、以文物为中心的语境构建、以环境为中心的语境构建、以观众为中心的语境构建时隔三十多年,不禁要赞叹这段描述准确地预见了博物馆发展的趋势,同时它也应当成为故宫在遗址空间利用方面的宗旨。定位于文化中心,为观众建造多用途的空间,充分展现故宫建筑的自身优势。若以此为起点,故宫博物院定会呈现出新的面貌,跻身世界一流博物馆的行列。
其他文献
2007年,中国政府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把经济社会发展所耗费的资源环境代价降到最低,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性、科学
会议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妇女特有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血清胆汁酸升高(>10μmol/L)为主要特征,重症可伴有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与结直肠癌双原发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查阅病例、电话、门诊随访等方式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至2017年4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手工艺制品得以成为艺术品,甚或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之精华,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即为文人的介入.本文就中国手工艺历史中的文人介入这一现象作了分析与阐述.早期人类用双手和简
宜居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它主要受到自然环境、城市化进程、文化水平、生活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向深层次扩展,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正处于
研究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构建了区域生态敏感性分析模型,对成都市新都区域生态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得到新都区域生态敏感分区图,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区域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
会议
今日的科学技术进展“汹涌澎湃”,“信息高速公路”、“计算机网络”、“数字图像处理”等新的领域使应用部门受益非浅。DFS-500/500P多功能数字特技台就具体应用了诸如“计
4月3日至8日由北京有线电厂主办、广州有线电厂承办的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交换机专业委员会在广州召开。深圳振华电子工业公司、潍坊华光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西门子数字程控通信
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住宅的需求量持续上升,在不断增加的城市住区中倡导低碳的规划设计结构,帮助居民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将对低碳城市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本文总结国内外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