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动力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地震学会2009年汶川地震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er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在青藏高原东缘,南北地震带的中段,在现今并不活动的龙门山断裂带上发生了汶川Ms8.0级强烈地震。本文对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是不是没有了房地产开发商就能解决供求之间的矛盾,并让房子从地里长出来(长出来也要有个什么商去种去养)?是不是没有了开发商,城市的贫困阶层就能住上好房子?是不是没有了社
本文以首都圈地区布设在不同断层上的24处跨断层水准观测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含不同倾角断层、不同地壳分层结构的二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断层倾角和走向对断层上下盘差异性垂直运
会议
本文给出加速模型拟合的穷举方法。以中国大陆21次6.8级以上地震为例,在单个震例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大陆7级左右地震前地震应变释放的群体特征。
本文目的是找出发生在2005年2月15日7点38分07秒的Ms6.2级地震前后周期比的变化情况,这次地震震中位置是:41.72°N,79.37°E,距离乌什台59.2Km。选取了距离乌什台30Km-150Km范围
本文以9口观测井为统计样本,对比3次8级以上地震安徽省地下水位同震响应阶变幅度,不仅与震级有关,还与震中距有一定的相关性,震级越大、震中距越近,阶变幅度越大;另外从安徽地下水
在地震前兆时序观测资料分析中,背景性变化在很多前兆手段中是都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特别是各类地球物理场,而预测未来地震主要是通过当前前兆观测资料的短临变化或偏离正常背景
本文采用了波形拟合方法,利用纯S波输入和深源远震记录来研究郑庐带中南段沿线多个地震台站下方剪切波速度结构,自北向南主要包括安徽境内(郊庐带南段)的灵璧、嘉山、滁州、合
会议
本文使用了静海台2008年1月至6月电磁场秒采样密度的观测资料,既电场观测的Ex,Ey 2个分量及磁场观测的Hx, Hy, Hz3个分量,采用了Robust技术对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处理和张量阻抗
会议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此次地震震级大、震源浅、波及面广,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宁夏全区各地震感强烈,南部山区的部分房屋受到不同程
那天黄昏,劳累了一天的卡车司机皮特,疲惫地推开家门,1:3岁的女儿苏菲像只快乐的小鸟一样扑过来:“爸爸,我被一位电影导演选中啦!”令苏菲失望的是,父亲紧紧皱着眉头,冷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