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提出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代表性强、与党亲密合作的党外干部队伍的总的要求,为加强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具体指导。党外干部作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培养起来的国家干部,与一般党外代表人士相比,具有更加鲜明的代表性。表现为:政治坚定、专业性强、群众认可。他们工作生活态度积极向上、有较强的个人价值实现诉求。北京高校党外干部及其后备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一方面他们普遍关心和热心国家政治和社会公共事业,善于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就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意见建议;另一方面因个人经历、教育水平不同,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北京高校结合实际,加强选拔、培养、使用和管理环节,逐渐形成党外代表人士的人才梯队。提出实施党外代表人士"123"工程,使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总量与北京高校功能定位更加匹配。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主要采取组织推荐、公开选拔、外部引进等竞争机制,通过公开选拔发现并任用优秀党外干部。本次调研以北京高校党外干部为调研对象,分析新形势下党外干部群体特征,探索新形势下党外干部选拔培养模式和途径。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深入落实中共中央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