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不连的原因探讨和骨折内固定方式的选择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atha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文就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出现骨不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判断骨不连出现的原因,同时对骨折的髓内钉固定方式进行总结,以给出股骨干骨折骨折髓内钉固定可靠的固定方法.资料和方法 回顾了2009年1月至2015年8月治疗的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出现骨不连患者.全部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左侧13例,右侧12例,1例合并头颅外伤,2例合并胸部外伤,2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治疗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8.7岁,按解剖部型位分,峡部上端(粗隆下)骨折11例,峡部端8例,峡部下段(股骨髁上)6例,按AO骨折分型,A型 6例,B 型骨折 7例,C 12型骨折,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诊断,治疗方式和治疗结果.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疗效比较,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是一种基于对比剂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采用快速T1加权序列追踪经静脉注射、随后通过组织的低分子量对比剂,依据每个体素的信号改变提取反映组织血流动力学的信息,非侵入性观察、分析组织微循环功能状态.DCE-MRI包括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和定量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经病理证实前列腺癌31例,增生23例,炎症18例,术前均行常规MRI及DCE-MRI扫描,分别测量前列腺中央癌区与增生,外周癌区、增生及炎症区五个组别的Ktran、Kep、Ve、BF、BV,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中央区前列腺癌组Ktrans、Kep、Ve、BF、BV均值±标准差分别为:(0.38±0.16)mi
目的 对常规冈上肌出口位数字化摄影方式进行优化、简化,依据患者自身体型特征旋转角度. 方法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6年2-5月期间,经临床初步诊断为肩袖损伤、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等患者共计46例(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46-70周岁),施行肩关节正位及冈上肌出口位数字摄影.摄影参数 采用岛津RAD SPEED M型号设备,摄影条件为70-75KV,10-13mAs,摄影距离固定100cm.对照
PURPOSE In this study,we applied a sparse sampling prototype sequence with variable-density poisson incoherent sampling pattern for TOF-MRA imaging(TOFu-MRA).The purpose was to compare TOF-MRA and TOF
Objective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ingle-source dual-energy spectral Computed Tomography between pleomorphic adenoma and malignant tumor of parotid gland.Method From January
患者 女,12岁.主诉背部疼痛1月余.查体:T7椎体双侧棘突旁、T9-11椎体双侧棘突旁压痛明显. 影像表现:胸椎正侧位片示T8椎体密度不均匀,压缩变扁,右侧椎弓根未见显示,椎间隙未见变窄.CT平扫T8椎体、右侧椎弓根、横突及椎板溶骨性骨质破坏.MRI见T8内骨质破坏在T1WI为稍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边界不清楚,增强后强化明显,病灶较CT显示明显,脊柱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成,亦可见强化,临近椎间
患者 男,23岁.因视物重影15天,伴左眼疼痛3天,于2016年1月28入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否认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手术外伤史.生活规律,无吸烟、饮酒嗜好.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类似疾病史.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专科检查示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左眼球外展运动受限,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行颅脑MRI示:右侧颈内动脉瘤合并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可能
目的 探讨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MRI特征及临床病理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IMPC患者的临床病理结果及MRI影像资料,磁共振成像结果参照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标准. 结果所有病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局部伴有乳头状癌成分,即混合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病灶MRI强化方式分为肿块样强化和非肿块样强化,以肿块样强化出
目的 基于多肽类分子探针的c-Met靶向分子成像 方法 一,构建基于c-Met靶向多肽的分子探针,对筛选自多肽展示库并已知具有c-Met靶向性的多肽片段cMBP进行结构改造,即添加连接物HYNIC合成前体HYNIC-cMBP,以便于进行放射性核素99mTc的标记,反应条件为前体与成比例的Tricine、EDDA、SnCl2溶液在80度条件下反应25分钟,反应混合物通过18C柱子梯度淋洗和伽玛探测仪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5月至2015年9月采用微创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25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标准: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伤后3天内;年龄20-55岁;术前行X线检查及MRI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