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脊柱内镜技术

来源 :2018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0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T引导脊柱内镜技术优势为准确定位,提供合理手术万案,扩大手术适应症,根据突出物形态、类型及与硬膜囊、神经根关系、椎间隙选择最佳入,明确显示工作套管与突出物间位置关系,镜下手术目标性强,必要时可准确到达突出物位置,手术结束前可经CT扫描示是否突出物摘除完整,是否有残留,必要时可马上再次清除,病人信服,增加手术说服力7、减少术后再复发误诊及减少医患纠纷。
其他文献
掌握解剖学程度决定疼痛科医生技术能力.疼痛科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方法包括:无创和有创治疗两大类,大多数医院疼痛科有创介入治疗技术,主要是通过影像引导下对神经损伤部位注射药物或射频技术两大类.本文结合解剖学教学图解方式讨论了作者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近20年体会。
介绍了盆腔痛的组成,盆腔的神经支配包括躯体、骶内脏神经、盆内脏神经、腹下神经丛,盆腔痛包含内脏、神经和盆壁。
舌咽神经痛是一种病理性神经痛,其特点是沿舌咽神经分布区域的阵发性剧痛.一般疼痛发生在一侧舌根、咽喉、扁桃体、耳根部及下颌后部,有时以耳振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头痛(Headache)发生在眶耳线以上的疼痛(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面痛(Facial pain)发生在眶耳线以下,颈部以上,耳廓之前的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1994年定义为由神经系统的原发损害或功能障碍所引发或导致的疼痛,2008年定义为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
PELD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过程中获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PELD的手术适应于有明确的神经根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包括下肢根性疼痛症状重于腰部疼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相符,术后复发型椎间盘突出,正规非手术3个月以上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但患者无法接受开放性手术。
1984年法国放射科医生Galibert和Deramond:C,椎体侵袭性海绵状血管瘤,1989年Kaemmerlen椎体转移瘤,1990年Galibert椎体恶性肿瘤/骨质疏松,1991年"Deramond法"PVP介绍到美国,1998年PVP在北美广泛应用,2000年Garfin脊柱后凸成形术(PKP),2000年中国东大腾皋军用于临床。
腰椎管狭窄症临床多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椎管、神经根管、侧隐窝或椎间孔因退行性变,导致骨性或纤维结构形态和容积异常,继发神经根、马尾及血管受压出现临床症状。
脊枉内镜适应症包括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黄韧带肥厚骨化、胸椎黄韧带肥厚骨化导致的胸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滑脱)、腰椎间盘感染、腰椎开放固定术后相邻节段间盘突出、部分盘源性腰痛、开放术后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非双侧峡部裂|°腰椎滑脱伴椎间盘突出。
目前颈椎前路器械的不足,颈椎前路内镜手术技术要求苛刻,学习曲线较长,靶向定位精确度无法达到100%,稚间隙上下缘摘除不彻底,游离型椎间盘突出摘除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