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的分期手术治疗

来源 :第七届全国小儿心胸外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3020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VSD)姑息手术方法选择、二期根治手术时机及方法. 方法:2004年4月至2008年7月,50例PA/VSD患儿进行二期根治手术.初期姑息手术体肺分流7例,其中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5例,中央分流术2例;流出道重建43例,其中心包补片扩大10例、心包管道4例和Gore-tex管道连接29例.手术间隔时间7~49个月(20.0±10.0月).二期手术体肺分流切断7例;所有患儿进行VSD修补、但补片开窗6例;心包加宽流出道和肺动脉成形42例,更换外管道8例:主肺侧支动脉(APCA)单源化1例,结扎或心导管封堵4例,保持开放或旷置4例. 结果: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4%;术后残余分流3例,残余梗阻3例,完全传导阻滞1例,手足徐动症1例,急性肾衰竭3例.随访3月~4年,无死亡和并发症发生. 结论:依据患儿肺动脉形态和临床状况个体化选择姑息手术方法.二期手术保证RVOT及肺动脉血流通畅、右室高压患儿VSD补片开窗以及对APCA恰当处理,是降低PA/VSD分期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率的关键.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暖通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的暖通施工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其中大多数是人为的可控因素,而只
大动脉转位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完全型大血管错位和右心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Tausing-Bing 畸形)的外科矫治中.随着手术操作、体外转流及围术期监护水平的不断
会议
法洛四联症(TOF)的纠治径路主要有经典的经右心室和经右心房/肺动脉两种。为尽可能保留肺动脉瓣和保护右心室的中远期功能,国外近期多采用后者。由于我国病人就诊时间相对较晚
会议
电力企业的档案,是指电力企业的各部门在电力企业、管理、经营的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反映电力企业政治、历史、经济、科学、技术、生产、文化等方面内容的,具有价值的各种文
目的:建立完善可行的体外循环质量控制体系,提高病人治疗成功率.方法:制订可行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各个环节,包括对人.物的科学管理。结果:参照国外有关医院相应资料,根据我
目的:研究不同体外循环转流模式对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及其发生机制. 方法:24只S.D.大鼠平均体重(469.0±45.2)g,平均分为4组,构建大鼠闭胸体外循环模型进行常温转流
会议
成人体外循环几乎不用预充血液,而小儿体外循环几乎均需预充血,由于其自身体重小,其预充血所占自身血比重大,血液制品中的细胞因子在输注后亦会带来炎症反应.故与小儿体外循
目的:探讨和评估体外循环对婴幼儿肝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例15KG以下先心病患儿,在体外循环(CPB)下进行先心病纠治术,CPB结束后行改良超滤(MUF).分别在手术开始、主动脉阻
会议
在我国现阶段经济迅速提升的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对于建筑工程的外观质量方面的要求也逐渐增加。与此同时,人们对建筑装修施工的质量问题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目的:总结先心病手术体外循环相关意外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2004年4月~2008年10月本中心实施体外循环心内矫治手术1800例.结果:体外循环转流期间发生意外事件6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