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镇痛对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术患者镇痛效果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0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超前镇痛对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术患者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择期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35例;年龄35~55岁,平均44.05岁.重物砸伤38例,道路交通伤47例,机器绞伤24例,刀砍伤5例,电击伤4例,锅炉烫伤1例,蛇咬伤至皮肤坏死1例.A组在术前30min使用帕瑞昔布钠40mg静脉注射进行超前镇痛,B组不注射帕瑞昔布钠.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富血小板血浆(PRP)在膝关节软骨损伤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富血小板血浆(PRP)在马赛克自体软骨移植手术中应用的早期治疗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 2015年6月采用26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对照组(n=12)患者单纯马赛克自体软骨移植治疗,治疗组(n=14)患者马赛克自体软骨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7.2个月(范围12–21个月).
目的 研究体位复位与球囊扩张对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复位效果及体位作用与椎体骨折节段和椎体压缩程度的关系.方法 本组504例,其中男266例,女238例;年龄63-87岁,平均72.6岁.损伤节段为T12~L3共504个椎体.
目的 介绍一种应用新型张力带系统(钛克氏针配合钛缆系统的组合)配合可吸收缝线环扎技术,对于粉碎性髌骨骨折(尤其是髌骨下极粉碎)分离骨块的固定及骨块编织成形的新型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 及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MRI观察发育性髋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s,DDH)初始闭合复位时头臼对位情况及后续转归,并进一步探讨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颈椎病围手术期对患者焦虑情绪和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取我科2013年2月~2016年3月收治300例颈椎病围手术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的基础上加用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状态和术后疼痛程度。
目的:本研究是比较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和股骨处理先后顺序的疗效分析。方法:对90例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股骨近端骨肿瘤、既往股骨近端骨折史、强直性脊柱炎、血液系统疾病、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患者等不纳入选择)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2组:髋臼侧先处理为A组,股骨侧先处理为B组。收集围手术期资料,如术前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红蛋白、体重指数,术中
目的 探讨椎间盘的损伤程度与胸腰段脊柱骨折AO分型之间的相关性,以便引起临床医师对椎间盘损伤的重视.方法 总结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人56例,依据AO分型原则将骨折分型;依据Anna L.等提出的椎间盘损伤程度的分级方法,将与伤椎相邻的上位、下位椎间盘的损伤程度由轻到重分为Grade 0-3级,分析椎间盘的损伤程度与骨折AO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骨折类型之间椎
目的:对我院收治的27例老年人桡骨远端脆性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对其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和了解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及手术治疗的优、缺点.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3月之间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并进行手术治疗的27例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68.7岁,其中男性为3例,女性为24例.骨折AO分类:A型9例、B型9例,C型9例.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滑轮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应用双滑轮技术治疗肩袖损伤32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21例发生于主力侧。
目的 探讨简单或伴后壁的横行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先经前侧改良SP小切口复位前柱、后经后侧KL入路复位并固定后柱和后壁的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1例简单或(7例)伴后壁(14例)的横行髋臼骨折,记录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骨折复位程度(Matta复位标准),术后近期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远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