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地质灾害成因与防治

来源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boy1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山开采是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最为激烈的一种行为,本文简述了由于露天矿山开采活动可能引发或加剧诸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及成因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露天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指出露天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科学的、长期的、繁琐的工作,应严格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治理。露天矿山地质灾害,究其成因主要是由于露天矿山无序的工程活动诱发。由于露天矿山开采诱发的诸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因为开挖形成的高陡人工边坡以及矿山固体废弃物随意堆砌形成的不稳定堆积体造成的。因此建议对露天矿山的高陡人工边坡和不稳定堆积体加强治理,防止露天矿山的地质灾害发生,同时也要加强对露天矿山地质灾害的监测,防止露天采场岩体崩塌、滑坡或者是泥石流,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
其他文献
通过实地调查和观测,应运GIS空间分析技术,地质构造、红层岩性、地形高程、山势起伏度及地质地形剖面线方法,对天山南麓却勒塔格山的地貌成因、特征与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却勒塔格山是由新生界湖泊与河流相紫红色砂岩、粉砂岩、砾岩组成,后经新构造运动南北向水平挤压隆升作用,产生强烈的表层褶皱,伴随褶皱产生了一系列的平行背斜轴的逆冲断层和斜切背斜轴的剪切断层,形成许多束状岩层倾角从缓倾斜到近于直立的
在济宁城区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地面沉降分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济宁城区地面沉降监测标的选址、监测标标孔的布置、基岩标和分层标的结构设计,为济宁城区地面沉降监测标的施工、后期监测与地质灾害预警、城市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
以舟曲泥石流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淋滤试验和易溶盐分析结合阳离子交换量(CEC)、矿物化学成分、水质分析等室内试验,通过对形成泥石流松散固体物源水盐关系的研究,揭示泥石流地质灾害形成的内部特征.研究发现:堆积体斜坡中易溶盐含量分别为,崩塌积物>滑坡积物,坡脚>坡顶,缓坡>陡坡,并与坡面的长短等因素有关.结果表明,堆积物强烈风化释放出大量的盐基离子,随水迁移并在坡脚处浓缩富集,这些含盐量很高的
青田县泉山滑坡位于滩坑水库的左岸,总体积约610×104m3,水库建设前滑坡现状整体稳定性较好,水库蓄水后,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最差工况下,滑坡将失稳,对当地居民、城镇及公路构成严重威胁。本文阐明了滑坡的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最后提出滑坡的防治对策。该滑坡位于正在兴建的滩坑水电站水库的左岸,为一大型古滑坡体。滑坡体的现状稳定性好,滩坑水电站水库蓄水
本文针对广东省降雨特点,统计分析不同降雨类型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成灾规律;基于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实践,总结预警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合我省近几年基础调查研究工作成果的提升以及水文气象监测、预报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在空间上完善地质灾害预警区划区,进一步合理细化预警分析单元,解决预警精细化问题;在时间上提高预警分析、发布频率实现实时临灾预警,解决预警时效问题;进一步完善预警技术方法,建立适宜不同降
自然产生的和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在我国都相当严重,尤其滑坡、崩塌及泥石流发生频率较高,而且经常导致人员、财产、设施受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防治也日益成为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简要论述了我国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发育条件、诱发因素、运动特征及成灾机理,并且总结了灾害防治对策和措施,滑坡、崩塌、泥石流突发性、继发性强,历时短,治理难度大。在实际工作中应认真贯彻“以防为
2009年8月13日晚,受台风"莫拉克"影响,富春江电站左岸微波山发生泥石流灾害.虽然此次泥石流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及大的财产损失,但严重威胁沟口富春江电站开关站、水泵房、码头及消防管路的安全,给水电站的正常运行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现场勘察获得流域的地形地质信息,结合当地的气象及水文资料,并查阅相关资料获取流域的地质活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过程,并分析富春江电站泥石流的发展趋势,提
以青龙山石灰岩矿区为例,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边坡稳定性分析、恢复治理方案、工程施工等方面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进行分析探讨,总结经验,旨在最大限度的恢复原有生态环境和地形地貌景观,为同类型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供了借鉴作用.
变电站附近20m处的高压线铁塔地面突然塌陷,经调查变电站周边原有小煤窑开采历史,通过钻探勘查探明变电站下伏多层采空区,暴露出变电站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采用下行法注浆治理多层采空区,且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测,基本消除了变电站下伏多层采空区的隐患,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山区的人类工程活动日益增加,山区地质灾害越发频繁,危害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了山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分析了农村山区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山区群众切坡建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结合野外考察,提出了农村山区地质灾害的防灾避险措施及建议.地形坡度和地层岩性是安吉县地质灾害产生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因素;降雨(持续降雨或短时强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控制因素,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