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与科学发展观

来源 :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c725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以及今后进一步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论述了科学普及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最后还对尽快实现科学普及由"一科"向"四科"转变提出了建议.必须在总结传统科普的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努力把“后三科”渗透、融合到科技知识的传播中去,弥补单纯普及科技知识的不足,丰富和提升科普的内涵。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倡导科技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教育,加强科技文化与方法的传播与普及。
其他文献
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本刊今年第四期“致读者”《春天的信息》曾就此问题有所论述,并希望各界人士、四方读者,惠赐鸿文,各抒谠论,共同推进
艺术和人的生活距离很近,它有很多不一样的形式,如书法、绘画、音乐和舞蹈等.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与内涵,深入挖掘能够让人有惊喜的发现.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人们可以
国营勘察设计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由于国企体制原因,大多国营勘察设计企业存在人力资源难以市场化、员工培训学习积极性不高、薪酬激励较弱、考核形式化
教师是高校组成与运行的重要支柱,决定了高校教学效果与科学水平,同样也决定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必须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高校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才能最大程
本文研究指出在保持公民对科学事件的知情度方面,澳大利亚正面临着挑战.因为科学将会改变普通人的生活,即使他们还没有为这些改变做好准备.在最终决定哪些研究是有意义的以及
本文通过分析“后真相”时代的基本特征,揭露“后真相”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方式,对人们认清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谬论,击破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对人们思想和
矮化红富士园应选择肥力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栽植时,开挖0.8—1.0立方米的栽植穴(通沟),上部表土与下部生土分别放置,并在穴内施入大量的有机肥,
朱康祖同志的文章《一生交给党安排》和有关他的通讯,洋溢着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很值得一读,我们把它们推荐给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Comrade Zhu Kangzu’s article, “L
从将科学带给大众和促进知识的占有应采用什么样的战略和传播手段这一视角出发,本文旨在探索科学和社会之间的日益增长的互动关系.政治意愿支撑并形成了持续的公众科技传播战
本文回顾了印度的科学传播史,并对其本源——当地居民与英国商人的接触——进行了追溯.随后,反英国殖民主义的自由运动围绕着几个特定的概念形成了公众的自觉意识,用科学和技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