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的汉方医学和古丽国(包括朝鲜和韩国)的"东医学"均由《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中国古典医学传入日本朝鲜和韩国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日本和韩国特色的传统医学。两者均传承了中医学的基本内涵,由于长期在他们国家应用,有他们独自的特色。以下简单介绍日本汉方医学在临床各科应用上与中医学的若干差异。1、日本汉方渊源于中医学,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色的方证相对诊疗模式,其特点是根据患者的体质和体征,直接选用古籍成方与中医学辩证论治的模式略有差异。2、诊断方法上,由于日本现代汉方医师均是西医出身,所以在诊疗上重视腹诊和应用现代各种检测手段,明确地予以西医学诊断后,再判定所属的"方证"。日本一些国际著名的皮肤科专家如今村贞夫,夏秋优等就在SCI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汉方治疗特应性皮炎,硬皮病及汉方治疗手册的文章和书籍。3、立法处方上,使用方剂是照搬古方,常用的150个古方中都是中医学的古代名方,常常是一味不改动,且剂量上偏小,在剂型上已经采用中药提取液的颗粒剂。综上所述,境外源于中医学的发展和衍生的汉方医学及东医学给我国中医学,中西结合医学有所借鉴和启迪。1、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研究重任今后应该是具有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师三方面队伍共同的任务。2、中西医结合研究应该走中西医结合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idcine)研究道路,即从实验室到病床,从基础到临床开展中医学研究,中西医结合的科研应从中西医临床中来,经过实验室的深化,提高再回来临床,从而提升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内涵,使临床与科研真正的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