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砂岩岩性气藏多波地震技术研究及应用

来源 :中国油气论坛2012--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专题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minzhu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三低"砂岩气藏,其陆相沉积的砂体纵向相互叠置,横向复合连片,有效储层相对较薄、气水关系较复杂.通过近十年的全数字多波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近三年开展多波地震勘探关键技术攻关,研发了以转换波静校正、转换波速度分析、纵横波一致性处理为核心的多波处理系统,突破了转换波成像处理及流体检测技术的瓶颈,提高了多波地震资料叠加成像和叠前资料的品质.创新应用多波叠前同时反演、多波叠前弹性参数交会、多波联合反演和多波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等技术,获得了更加准确的弹性参数体,降低了单一纵波储层预测的多解性,突破了单一地震参数分辨率的限制,提高了岩性和流体检测的精度.攻关三年来应用多波地震勘探技术共部署天然气勘探开发井位63口,地震预测符合率达84.1%,使鄂尔多斯盆地地震勘探实现了单一纵波解释到多波描述、从岩性识别到流体检测的转变,应用效果显著,成为中国陆上最大的全数字地震(含多波)工业化推广应用项目和国家科技示范工程标志性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为了对东营凹陷营11透镜状砂岩油藏的成藏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以掌握该类油藏成藏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利用可压缩多孔介质油水两相渗流的基本原理,对其成藏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
本研究即以台湾现代地震网高密度、高质量的观测数据,藉由层析成像法(Tomography)求得较佳的三维速度模型,再以其进行地震重新定位,处理近十多年来发生在研究区域范围内的地
本文针对准噶尔腹部复杂地质体,采用地震物理模型正演方法研究了砂岩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通过处理方法的研究,分析其波形特征及属性特征.研究表明,顶部有煤层的砂泥岩互层的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潮汐能的聚集能直接产生高压海水,通过反渗透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新方法.能量全部来自于潮汐能,没有碳排放;能效分析研究表明:将潮汐能聚集后加以利用,系统的
本文基于AWAC仪器在象山近海连续一年的观测,获取了在自然海况有限水深条件下的实测频谱,按波功率公式积分直接求得波功率密度Pw的变化过程.与深水条件下波功率密度Pw与波高
鹰式波浪能装置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近期研制的一种全新形式的波浪能转换装置.该装置将轻质波浪能吸收浮体与半潜船结合,转换效率高,建造和投放成本低,便于拖运与维护.201
本文建立了Quoddy Region海域的三维潮流数值模型,并用观测数据进行验证,证明在Outer Cobscook Bay(简称Outer CB)和Western Passage(简称WP)有强潮流存在.通过在模型中植入
会议
会议
地震AVO反演技术是通过振幅和偏移距的变化信息得到地下介质的速度和密度等弹性信息,在岩性分析和油气储层预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规的AVO反演方法需要将地震数据从偏移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