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与新世纪文化的发展

来源 :上海玉佛禅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mo76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中国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佛教中国化的见解,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从文化的层次进行反思与探讨,却是一个仍然常新的领域.佛教在中国化过程中的得与失,经验与教训,是一笔无可否认的历史与文化的遗产.在研究与总结这份历史与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反思与展望佛教在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乃至于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则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佛教应该在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比儒、道、佛三种宗教的复兴,道教一撅不振,艰难维持;儒教则全被送讲了“博物馆“,至今难见起色。只有佛教以“人间佛教“为契机,成功振兴。对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中外学者、居士和护法的赞助下,二十世纪汉传佛教界连续崛起了好几代高僧,他们先在上海、南京、武汉为基地,坚守佛教寺庙,创办佛学机构,更新佛教教义,护教弘法。并且佛教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了现代都市性,而儒教、道教在当代“
本文就如何利用佛教文化来服务于当今社会建设的需要展开讨论。通过关于“佛教是文化“命题研究的历史梳理,拓展到“世界文化发展”的视野,再回望当下的“现实处境“,从而在“自信”与“理性”中更好的思考相关的问题。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佛教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各个发展阶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佛教文化构成了中华文明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结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谈几点关于佛教文化的看法。提出利用佛教文化的影响力,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大众素质;利用佛教的开放性、包容性,使得中国佛教文化“走出去”,走向世界,中国佛教界也借此
本文从赵朴老在上世纪50、80年代对中国佛教的总结,依三大特点(宗派的兴起、文化艺术上的影响、国际友谊的建立)、三性(全面性、丰富性、广延性)、三化(学术化、艺术化、社会化)等,探讨中国佛教三大优良传统(学术研究、农禅并重、国际友好交流)的形成;同时,考察三大传统的不足与困境,呼吁继承与发扬赵朴老的这一事业,继续探讨中国佛教优良传统.
中印两种文明,在其禀赋上具有异质性,这种禀赋决定了各自文明土壤中所孕育的文化现象其属性上的差异性;由此,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其本质上具有不容性,而随着佛教的传入,面临着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撞,其相互之间理解和容纳,以及佛教的退守,是佛教在中国存在的基础,这也是佛教中国化的基础;作为文化现象的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同时佛教也被中华文明改造,逐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沉重但必然的转身.这一
佛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上出现了诸多问题,佛教信仰神圣性的弱化与缺失已经严重影响了佛教发展.因此,要努力保持并增强佛教信仰神圣性,同时,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活动神圣性与世俗实践的关系,大力弘扬佛教文化,让佛教"走出去".
由于对于文化的理解的不同,对于佛教文化建设的认识也会有差异,为了讨论佛教文化,也许不需要再去创新一个有关文化的新的定义,这种定义已经很多了,在已有的定义或解释中,笔者倾向于认可爱德华·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 1832-1917)的解释,基于此,本文将佛教文化建设区分为由内而外的三个层次,信仰层次、义学层次、艺术及行为模式层次,将信仰作为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而避免把佛教文化建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佛教在中国发展二千余年,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涉与磨合,最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广泛,除了有关宗教信仰的理论和宗教修行的实践论述之外,还有许多关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指导.
以商业眼光来看,日益增长的佛教信众,则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具有经济利用的价值.在佛教本务与经济利益博弈中,佛教如何契理契机,值得思考.认为利用佛教实现经济价值,客观上也帮助了佛教从恢复走向重兴,而佛教在这一过程中,应坚守主体性和独立性,变"利用"为"共谋";转"被动"成"随顺".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各种价值的统一性,在新的历史机遇中,佛教完全可以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共赢,并顺应目前国家
通过考察早期中土佛教解经学的转向及其发展可以看到,佛教解经学是根据不同时代的需要而寻求转变的解释因素的相互牵制导致了不同时期佛教解经的特色,论文认为当时的佛学文化思潮转向有着深刻的解经学背景,并指出现代佛教解经实践中应重视传统佛教解经学的整理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