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毕力赫金矿接替资源勘查突破

来源 :第九届全国矿床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力赫金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生代燕山期火山断陷盆地内,矿区Ⅱ矿带发现使原小型规模矿床跃升为大型。Ⅱ矿带呈北西—北北西向,受断裂破碎带控制。赋矿围岩为花岗闪长玢岩,次为沉凝灰岩、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安山岩等。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玢岩体顶(上)部内接触带及上覆火山-沉积围岩中,具有厚度大、品位高、埋藏浅、可露采特点。矿石为贫硫化物石英网脉蚀变岩型,含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细微粒,成色极高,多大于980。载金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是黄铁矿、黄铜矿。金矿化与硅化、钾化关系密切,细网脉、团块状石英是找矿重要标志。矿床类型为与花岗闪长玢岩杂岩体有关的浅成热液-斑岩型金矿,主成矿期成矿温度中等偏低(小于200℃),成矿热液盐度低(小于5%)。
其他文献
近年来,吉林省钨矿勘查取得了重要进展,珲春地区杨金沟特大型白钨矿床和四平地区三家子中型白钨矿床的相继发现,显示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具有较好的白钨矿成矿潜力与找矿远景。本文拟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分析三家子白钨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描述其地质特征,初步探讨其矿床成因,为区内钨矿成矿理论研究和进一步找矿提供依据。
万宝源斑岩型钼矿受石柱子花岗闪长岩体、鸭绿江构造带与周家屯-万宝构造带联合控制。辉钼矿体主要以裂隙薄膜状和石英-辉钼矿互层条带状充填于石英斑岩和花岗闪长岩中的裂隙和破碎蚀变带中。为了了解成矿物质的来源、成矿流体的起源,根据硫、氢、氧同位素的测试结果,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重熔的深部硅铝质地壳,成矿流体也主要以岩浆来源为主,部分可能有深部同生水的加入。在此基础上结合斑岩型矿床的成矿理论探讨了该矿床的成
利用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7ETM数据,并根据蚀变岩与未蚀变岩之间的光谱差异性,可提取出与含铁离子类矿物蚀变岩有关的铁化蚀变、与含羟基类蚀变岩矿物有关的泥化蚀变及反映硅化、泥化、铁化组合蚀变的混合蚀变异常。遥感泥化和铁化蚀变呈北东向带状展布,与区域主构造线方向一致。规模较大的遥感泥化蚀变沿铜官山背斜东翼、大通-顺安复向斜、永村桥背斜呈带状展布并与石炭系-二叠系出露区关系密切。遥感泥化和铁化组
铁木尔特-萨热阔布矿区位于阿勒泰山南缘多金属-金成矿带中部。克兰(克朗)火山-沉积盆地是该成矿带内最大的火山-沉积盆地,矿区内萨热阔布复式向斜横贯矿区,北翼有恰夏复式背斜。容矿断裂多发育在区内含矿层-康布铁堡组上亚组第二岩性段内。本文简述了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并就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进行分析。
铜陵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本区金属矿产的形成与中生代侵入体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对本区含矿侵入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铜陵地区含矿侵入岩主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和橄榄玄粗岩系列。岩石地球化学显示Al2O3在15%~17%之间,MgO在0.90%~2.61%之间。多个样品的Sr含量在464×10-6~1229×10-6之间(平均889.28×10-6),Y的含量在10×10-6~18.3
La-ICP-MS方法测得金堆城与老牛山花岗岩体中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46.8±2.5 Ma、144.1±2.7 Ma,结合金堆城钼多金属矿床中辉钼矿的Re-Os年龄(约140 Ma),界定了金堆城成岩成矿时代为侏罗纪末白垩纪初,成岩成矿作用与燕山运动有关。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和Nd、Sr、Pb同位素证明金堆城岩体的岩浆源区为下地壳,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从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角度证
在川滇黔铅锌成矿区广泛发育铅锌矿床,遍布全区从震旦系到二叠系的所有层位。它们主要集中在震旦系和石炭系中,其次为寒武系(主要为矿点)。震旦系和石炭系主要分别集中在震旦系顶部的灯影组和石炭系下统的摆佐组,该区7个大型铅锌矿床中的6个都是在这两个层位,而震旦系中多发育大型矿床的数量较多,因此震旦系中所含的铅锌资源量在该区含量在研究区占绝对优势。本文分析了川滇黔交界地区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就其成矿模型进
豫西熊耳山西段主要出露熊耳山半地垒式变质核杂岩构造,拆离断层沿新太古界太华群结晶基底与上覆中元古界熊耳群盖层的不整合面展布,变质核杂岩由太古宙花岗-绿岩,燕山期花山花岗岩体组成,上部拆离体为中元古界熊耳群裂谷型火山岩,以及北东向断裂构造带。本文分析了豫西熊耳山西段热液脉状银铅锌矿床特征,并就其成矿作用进行探讨。
传统的地质图是地质学家最基础的成果表达,由于表达介质局限,它是三维地质的二维投影表达,不能直接反映三维地质的整体状况。如果把区域填图、地质钻探、物探等成果综合起来,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形成数字化三维地质图将为地质学家提供更好的成果表达和分析工具;把地质勘探积累的地质资料恢复和模拟地下三维地质特征,能够帮助地质学家有效分析预测地下地质资源状况,实现地质领域从地理表面信息走向地质信息系统阶段。
目前,井下工作面已经到了海拔-700m的标高,对矿区的主要矿体都进行了开采揭露,通过对该矿床地质勘查及矿山开采资料的系统整理,认识凡口铅锌矿受地层因素的制约外,主要还受到构造破碎带空间展部的限制,主要矿体实际上受印支期形成的北东向构造带及其层间滑脱构造控制,狮岭南的脉状矿体受北北西向的构造带控制,矿区内发育的一组北北东向的构造(F2~F10)以及层间滑脱构造以破矿为主,少部分有燕山期的矿质充填。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