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探区两种特殊烃组分油藏的认识与评价

来源 :首届中国石油工业录井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forc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冀中探区的正常油层录井显示特征一般是烃组分齐全,C1较高,重烃占有一定的比例,虽然不同的区块有一些差异,但组分结构大致在某一范围之内,这也是气测定性评价油气水层的理论基础。近年来,在油气勘探中发现了两种特殊烃组分油气藏,一种是极高甲烷-微重烃(Cl>95%);另一种是极低甲烷-高重烃(C1<3000)。这两种烃组分结构两端极度分化,传统气测理论不能有效进行评价。通过对这两种油层的成藏模式研究,找到了它们的成藏机理,总结了相应评价方法。 本文对冀中探区的极高甲烷油层和极低甲烷油层的录井响应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它们的油藏模式进行了描述,认为极高甲烷油层是由生物降解所致,极低甲烷油层是由油气的长距离运移甲烷损失所致.总结出极高甲烷油层可由热解色谱资料识别,极低甲烷油层可由气测组分识别,同时还分别总结出了一套相应的油气层解释评价方法,对类似油藏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所介绍的两种特殊油气藏,由于成藏模式的特殊性,造成组分两极分化,较之正常的油气层评价难度大,有时仅靠一项资料难以解决问题,因此要充分应用各项录井资料,进行综合评价。这两种特殊烃组分油层,在华北探区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并非个案,相信兄弟油田也有类似现象,本文把一些粗浅认识做了介绍,进一步加深对此类油藏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开展评价工作。
其他文献
在潮间带等较浅海域筑埝较为普遍地采用内部大型充砂袋并外部抛石的结构形式,大型充砂袋配合地基打设排水板在围堤成形的过程中实际上起到对地基堆载预压加固地基的效果。在施工过程中须严格控制加载速率,保证地基强度达到能承受该级荷载后再行继续加载是工程安全的必要保证。文章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潮间带围埝地基进行施工加载模拟,建立了围埝施工加载模型,模拟结果与施工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在围埝施工
某省道连接线深厚软基路段,路堤填土较高,地质条件复杂.本文通过对该深厚软基路段采用塑料排水板、浆喷桩、长板短桩、长板短桩+真空预压几种处治方案的计算及分析,介绍了确定复杂软土地基处治方案的思路及稳定验算、沉降计算方法.结果显示:(1)浆喷桩方案(桩长10m,间距1.3m,并设反压护道)。其计算结果表明,其工后沉降虽然达到了小于20cm的设计标准,但是,其15年固结度仅达到20%多一点。说明如果采用
在软土地区进行人工堆山,地基加固设计方案和设计参数的确定直接决定工程的成败.由于堆山工程的山体形状不规整,采用建立在条形基础上的规范公式进行设计计算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对于该类问题,应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数值方法进行稳定性计算,优化设计方案和设计参数.本文以某人工堆山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有限元计算方法对1号山体进行稳定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地基处理和山体填筑的设计方案.本着“技术上安全
为探索真空预压法加固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的固结变形特性,基于现场试验及室内试验丰富的实测资料,分别对吹填淤泥地基在加固过程中的地表沉降、土体的分层沉降、竖向排水通道及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新近吹填淤泥地基呈现大变形固结特性,地表沉降量达到吹填层厚度的30%,竖向排水体有扭曲弯折现象发生,物理力学性质改善显著,含水量降低70%,密度增加30%,具有一定的地基承载力。
彭庄煤矿副井马头门在施工中发生较大变形甚至大范围冒顶,通过对马头门的破坏分析,根据已有的工程加固治理经验,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支护经验,研究并提出彭庄煤矿副井马头门加固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案.马头门施工完成后,围岩稳定,无明显变形,随后进行收敛变形测试,马头门两帮和顶底板总的变形量分别为4mm和5mm,有效地提高了马头门及其相连井筒、管子道支护结构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控制住了围岩的变形,保证了巷道的长期稳
目前我国在危岩研究与防治方面尚存在全方位的不足,其根本原因是危岩识别主观性太强、准确性太差,而且目前的危岩分类方法缺乏必要的机理信息.为了弥补这些不足,以三峡库区危岩为例,笔者开发了一个危岩类型智能识别系统,系统就是建立在新提出的危岩分类的基础上.该系统以陡崖(坡)断面形状、主控结构面、主控结构面走向与陡崖(坡)走向之间的组合以及岩性等为系统的指标体系,以危岩分类宏观判据因素为判别模式.文中最后以
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中应用了一种新型地基加固技术——塑料套管混凝土桩,它由事先打入地基的塑料波纹管中灌注混凝土现浇而成,带螺纹的塑料套管与现浇混凝土作为加固桩体,与桩顶盖板、碎石垫层和土工格栅一起构成桩网式复合地基,适合于处理深度在20m以内的淤泥质软土地基.本文介绍了塑料套管混凝土桩的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方法.成桩后低应变动测结果表明塑料套管混凝土桩桩身完整性良好,载荷试验结果表明单桩极限
本文介绍了混凝土芯砂石桩处理深厚软基的工作原理、施工工艺及应用实例,指出芯桩外侧的砂石壳作为竖向排水通道发挥了良好的排水固结作用,提出了将真空预压法和具有竖向排水通道的混凝土芯砂石桩技术有机结合的真空预压联合混凝土芯砂石桩新技术,阐述了该技术实施的可行性、工艺流程及相关的理论分析.分析表明,真空预压联合混凝土芯砂石桩技术施工方便、加固深度大,两种技术一次加固即可达到既能大幅度消除沉降,改善桩间土物
本文介绍了真空预压法在连云港某海滨陆域形成项目软基处理中的试验性应用情况.经加固处理后,加固区域的平均沉降量为193.6cm,平均固结度达到75.1%,平均残余沉降量为64.1cm,达到了设计要求。根据加固前后的取土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加固过程中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有较大改善。通过加固前后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可以看出,各加固土层的抗剪强度均有所提高,主要加固土层的十字板抗剪强度提高了至少50%
大亚湾石化区中心H1地块吹填挤淤区软基处理中,通过现场试验并成功应用了单层竹排垫层方案,作为吹填泥面上机械插板的工作垫层,该垫层由在吹填泥面上铺设的编织土工布,和在编织土工布上铺设的由平行的纵向和横向毛竹垂直相交形成的整体网格构成.本文详细介绍了竹排垫层的设计方案、现场试验过程、施工工艺和大面积施工效果检验.通过竹排垫层法的研究和应用,证实了在吹填软基浅层处理工程中作为插板机的工作垫层,具有结构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