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黑石耳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来源 :2016首届中国中药资源大会暨CSNR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voy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黑石耳地衣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自变量,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应用响应曲面分析方法优化提取条件.结果:黑石耳地衣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2h,液料比1∶30,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理论值为2.69%,实际提取率为2.64%,与理论预测值吻合良好.结论:经过响应面法优化的提取工艺,提高了提取效率,适用于黑石耳粗多糖的提取.
其他文献
以庐山野生蛇足石杉成年株新生枝茎为材料,建立组织培养无性繁殖系及其能累积有效成分石杉碱甲的培养物.运用植物离体培养诱导叶状体器官发生与增殖,TLC法检测叶状体提取物中的石杉碱甲.结果表明:筛选到叶状体诱导培养基6,7-V+ IAA0.5mg.Ll,诱导率50%;叶状体继代培养基为:不加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但蔗糖用量20g/L,55d收获叶状体生物量的相对增殖率达1362.6%(即收获量是接种量的
目的:测定儿茶酚香豆素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研究儿茶酚香豆素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机制。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的4-取代、8-含氮氢键受体和单甲基化系列儿茶酚香豆素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绘制浓度-清除率曲线,结合文献报道的酚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机制,研究儿茶酚类香豆素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机制。结果:所有被测儿茶酚香豆素化合物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强于DPPH的。当引
白芨属(Bletilla.Rchb.f.)植物是兰科植物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类群之一,全球白芨属约有6种,我国有4种.白芨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止血、抗菌、消肿、抗肿瘤、生肌敛疮等功效,开发潜力巨大.近年来由于大量采挖及生境破坏,白芨属植物野生资源量急剧减少.同时,由于白芨属小品种药材,基础与运用基础研究较弱,资源短缺、栽培方式粗放、质量标准与控制技术滞后已严重制约白芨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目前白芨生物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原薯蓣皂苷、伪原薯蓣皂苷、甲基原薯蓣皂苷和纤细薯蓣皂苷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C18 (250mm×4.6mm,5μm)色谱柱,Securityguard-C 18(4.0mm×2.0mm,5μm)保护柱,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0min, 25%A~27%A;10~16min,27%A~35%A;16~20min,
Background: Chinese Pharmacopoeia stipulates three authentic Geranium including Geranium wilfordii Maxim., 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and Geranium carolinianum L..Their main chemical ingredients are f
目的:建立快速定性检测山胡椒属植物中乌药内酯和乌药醚内酯的方法。方法:用TLC薄层色谱法,建立起适合的TLC薄层色谱条件,将待测样品和标准品在TLC上展开并对照其Rf值和颜色。结果:只有乌药根含有乌药内酯和乌药醚内酯,其他植物的八个部位中未明显检测到该两种化合物。结论:用TLC快速检测山胡椒属植物中乌药内酯和乌药醚内酯是可行的。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远志药材中远志(口山)酮Ⅲ的方法并对不同产地远志药材中远志(口山)酮Ⅲ含量的差异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5 TC-C18(2) (4.6×250mm,5 μm),以乙腈(A)-0.05%磷酸(B)溶液为流动相(20%A:80%B),检测波长为316nm,流速lml·min-1,进样量为10μL,柱温30℃.结果:远志(口山)酮Ⅲ检测的线性范围为
采用不同温度对金线莲新鲜植株进行烘干处理,并进行品质特征、折干率、总黄酮和多糖含量的测定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烘干温度处理后,金线莲植株的颜色、外形和香气滋味有差异;折干率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不同烘干温度的总黄酮与多糖含量存在显著差异,60℃处理的多糖与总黄酮含量最高,100℃恒定高温烘干的干样二者含量最低.高温杀青后于低温下烘干其折干率、多糖与总黄酮含量都显著降低.综合金线莲的品质特性、折干
从中药当归(AngelicaSinensis)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阿魏酸衍生物和5个已知化合物, 它们依次是:(1S)-2-O-Z-feruloyl-1-(4-hydroxyphenyl) ethane-1,2-diol (1),(1S)-2-O-E-feruloyl-1-(4-hydroxyphenyl)ethane-1,2-diol (2),阿魏酸松柏酯(3),阿魏酸(4),2-met
采用UPLC-Q-TOF/MS法研究地黄叶水提取物以及甲醇提取物中四类糖苷类化学成分的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地黄叶水提取物中化学成分以糖苷类为主,主要包括环烯醚萜苷类、苯乙醇苷类和倍半萜苷类化学成分;而地黄叶甲醇提取物中仅检测出少量的环烯醚萜苷类和苯乙醇苷类,以及少量的黄酮苷类成分,以三萜类和脂肪酸等化学成分为主。本研究为地黄叶资源性化学成分研究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为地黄的综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