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与重构——中国当代绘画中的影像化问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3322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世纪的欧洲,绘画以拷贝功能呈现,它以复制的手段将现实定格,直到摄影的逐渐驶入,以及影像的介入。尽管摄影术的出现曾被认为它是"恶魔般的技艺",然而上百年的发展,摄影技术和器材的日益完善和进步,对人们生活的改变之大,对绘画的冲击之强,力度不容小觑。列宾说过:"摄影永远不能取代绘画,因为绘画所表现的是画家朝气蓬勃的精神。"技术时代下,绘画确实因为灵动的特性而保留着自己的地位,但随之而来的智能化和机械化,也迫使着绘画向更多领域延伸开来。读图时代,视觉当道,影像空前发达的状态改变了绘画,从人类的视觉范畴延至观看与审美体系。影像化绘画拥有着自己的独特语境,它的出现不仅转变了绘画艺术创作形式的走向,更多的是强调了当代绘画的文化内质,不再局限于"沟通"与"反映",影像的介入使绘画从平面中隔离出来,逐渐开始创造整个世界。由"影像"到"拟像"的重构姿态成为当下当代影像化绘画的最大力量。我们正身处于一个图像的时代,这种力量的出现不仅影响画家的创作题材,更涉及观念、观看方式等众多方面。本文选取在图像文化时代下产生的"影像绘画"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不同社会语境、不同文化环境下,产生的不同艺术效应,并指出影像绘画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绘画的一种重要风格。
其他文献
文章叙述了新型镍基耐蚀哈氏合金G-30在不同介质中的耐蚀性能以及工业应用,综合分析了该合金应用的经济性及前景。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new
幼儿探索事物、尽情发挥、尽情创作的载体是材料。在幼儿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材料为指导幼儿合理有序进行创意美术活动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尤为典型的就是生活化材料。生活化
河南省各类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多个国家的多个领域进行投资。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各种风险。本文对河南在“一带一路”沿线对外直接投资面对的主要
膨胀岩(土)是一种在自然地质过程中形成的多裂隙性、胀缩性地质体,其黏粒成分具有强亲水性,导致膨胀岩(土)体反复变形、裂隙发育,对渠道工程具有严重破坏作用。因此,合理的监测系统、监测仪器选型及埋设技术,将直接影响膨胀岩(土)渠坡监测成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根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南阳、新乡膨胀土、岩试验段现场工作成果,从监测项目、系统组成、仪器布置、仪器选型、埋设技术等方面,系统地总结了膨胀土(岩)渠
<正>一、对1954年发动批判运动的历史背景的观点首先,许多学者分析了建国前后的历史背景、政治环境、思想条件,指出这场批判运动是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但角度不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