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世纪的欧洲,绘画以拷贝功能呈现,它以复制的手段将现实定格,直到摄影的逐渐驶入,以及影像的介入。尽管摄影术的出现曾被认为它是"恶魔般的技艺",然而上百年的发展,摄影技术和器材的日益完善和进步,对人们生活的改变之大,对绘画的冲击之强,力度不容小觑。列宾说过:"摄影永远不能取代绘画,因为绘画所表现的是画家朝气蓬勃的精神。"技术时代下,绘画确实因为灵动的特性而保留着自己的地位,但随之而来的智能化和机械化,也迫使着绘画向更多领域延伸开来。读图时代,视觉当道,影像空前发达的状态改变了绘画,从人类的视觉范畴延至观看与审美体系。影像化绘画拥有着自己的独特语境,它的出现不仅转变了绘画艺术创作形式的走向,更多的是强调了当代绘画的文化内质,不再局限于"沟通"与"反映",影像的介入使绘画从平面中隔离出来,逐渐开始创造整个世界。由"影像"到"拟像"的重构姿态成为当下当代影像化绘画的最大力量。我们正身处于一个图像的时代,这种力量的出现不仅影响画家的创作题材,更涉及观念、观看方式等众多方面。本文选取在图像文化时代下产生的"影像绘画"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不同社会语境、不同文化环境下,产生的不同艺术效应,并指出影像绘画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绘画的一种重要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