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留置尿管固定法在癌症晚期患者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 :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ctro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留置尿管是癌症晚期患者临床护理一种常用的侵入性操作,尿管作为一种异物,对尿道的刺激及疼痛症状是引起留置尿管不舒适的主要原因。尿管对尿道的刺激症状和疼痛不适,尿管固定不妥或固定不牢固容易引起牵拉刺激,增加患者不舒适感,易导致管道滑脱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另外,尿管滑脱重新插管增加了尿路感染及尿道损伤的机会。探讨两种留置尿管固定方法在癌症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全身背景抑制加权成像(DWIBS)的 ADC值研究正常成人骨质。方法 收集185例18~83岁健康成人DWIBS图像,分别测量T12~L5椎体及双侧股骨颈的ADC值,分析年龄、性别与ADC值的相关性。结果 T12~L5椎体及双侧股骨颈的ADC值均与年龄负相关,与性别无关。男女组 T12~L5椎体及双侧股骨颈ADC值不具有差异性。结论 DWIBS能反映出成人的骨质密度差异。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e CT imaging findings of rhabdomyosarcoma (RMS) occurring in the head and neck(HN) region.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CT images of rhabdo
背景 随着国产医疗设备的飞速发展,国产CT在谋求改善图像质量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降低辐射剂量。例如东软医疗功的新一代双域综合模型迭代技术(ClearView+),以期大幅度降低了患者辐射剂量,获得高质量图像。目的 采用东软医疗双域综合模型迭代技术(ClearView+),以不同的毫安(mA)和千伏(kV)对儿童头部、胸部、腹部及冠脉CTA扫描,并与体模扫描加传统滤波反投影法(Filtered Ba
目的 本研究旨在建立癌症疼痛护理记录质量评价标准,以期为护士的临床疼痛护理实践提供指引,并为护理管理者进行癌症疼痛管理的质量督导和持续改进提供工具。方法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癌痛诊疗规范”及“北京市癌症疼痛护理专家共识”中关于癌症疼痛护理工作的要求,确定护理文件中疼痛护理记录书写质量评价的指标及评分标准,进行专家咨询;应用该质量评价标准对临床病历中癌症疼痛护理记录进行质量评价。
目的 观察和探讨基于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培养的三维策略对改善和谐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6 年到2017 年我院内科、外科各5 个病区,每个病区随机抽取10 名护士,共100 名护士,对护理人员实施基于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培养的三维策略,包括护理语言及肢体配合培训,设置电脑桌面,微信平台管理,专题培训,影音视频教育等方式进行多途径宣传和培训,对此100 名护士实施培养前后的沟通行为和护患关系进
目的 经皮穿刺活检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获取组织标本的手段之一,我国每年完成经皮穿刺活检病例约16.9 万例,因有一定的风险与并发症,多数患者都期望能住院进行此操作,但因床位紧张,不得不在门诊进行.我院年均经皮穿刺活检 4000 余例,为缓解介入科住院床位紧张,提高床位使用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于 2017 年 1 月设立经皮穿刺活检日间穿刺手术模式.探讨经皮穿刺活检日间手术运行模式及护理安全管理的有
目的 目的 探讨基于IMB 模型与同伴支持相结合的全程护理干预策略在艾滋病合并淋巴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法 选择2016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在我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8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3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化疗教育指导,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IMB 模型与同伴支持相结合的全程护理干预策略进行指导。对两组患者的
目的 评价欧洲营养风险筛查法(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及患者总体主观评分法(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在头颈部鳞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5 年10 月-2017 年12 月收住我院我科的82 例头颈部鳞癌患者采用NRS2002 及PG-SGA两个
目的 Exploring on the effects of educational health videos in stages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hemotherapy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bjective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and Implantable port catheters(IPC)are two most common central venous access for the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