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浅论

来源 :华北地区高等学校图书馆协作委员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ong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图书馆工作的实际,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关系、培养胜任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咨询馆员的方法、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途径等,探索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思路,希望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二三十年代农村合作社的借贷资金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合作社借贷资金的构成及其来源做一系统的论证分析.
本文介绍在收集了大量有关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建设的档案材料,并以此为分析的主要依据,对晋西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基层政权的建置从基层权力主角的转换和基层组织的再造两方面做了探讨.
本文结合前不久召开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简要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在引入学习型图书馆的理论基础和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天津市高职院校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的必要性,介绍了天津职业大学图书馆努力尝试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的一些具体措施.
本文从高校特点出发,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必要性.特别强调在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图书馆不仅要为师生对传统的文献需求提供服务,还要有效地、有针对性提供知识导航服务,提高自身水平,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增加图书馆内部凝聚力,重塑图书馆精神,实现图书馆的远景目标,并就高校图书馆员如何适应学习型图书馆的要求提出一些浅见.
图书馆应最大限度地开放馆员和读者之问的情感认同以及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只有专业素质高的馆员才能给读者提供图书馆现代化的服务,并且图书馆员要有极强的服务意识,要积极主动服务,才能真正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是:以人为根本,一切从人的需求出发,提倡尊重人性,崇尚自然.图书馆工作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读者为本.人文属性是图书馆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弘扬人文精神是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必须体现的基本理念与根本使命.从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出发,观察、分析与服务理念相悖的"人格尊重"的缺失现象,分析产生"人格尊重"缺失的原因,认识提倡"人格尊重"的重要性,明确只有提高馆员自身素质,才能做到对
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全面提升读者工作水平是高校图书馆面对的永恒课题.图书馆的生命力是与读者息息相关的,本文从对读者问卷调查入手,分析并掌握读者的需求,为图书馆整体建设和深化读者服务提供依据.最后提出深化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面对网络环境下读者需求的新变化,高校图书馆如何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发挥信息主渠道的作用,不断优化服务环境,改善服务条件,创造最佳服务质量,是必须进一步认识和思考的问题.
数字资源有传统出版形式不具备的优点,尤其在信息检索中,但由此就认为数字资源形式是图书馆馆藏重点收集对象,或唯一发展对象,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数字资源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提出数字资源给图书馆带来的不利影响,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和进一步的探讨。
天津大学图书馆"津大文库"主要收藏与本校有关的各种特色资料.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收到很多本校师生和校友捐赠的著作和具有珍贵价值的藏品.本文介绍了"津大文库"成立的背景、存在的意义、服务的内容、"津大文库"的数字化,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