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康复机器人在脊髓损伤步态训练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第三届骨科康复论坛暨2014年浙江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bo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髓损伤患者步态训练是患者提高生活自理、回归家庭和社会的重要康复治疗内容之一,传统人工辅助减重跑台进行步态训练的一致性差,需2-3个治疗师辅助,耗时费力.下肢康复机器人可以改善神经损伤后步态能力,但与传统减重跑台训练效果比较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与人工辅助减重跑台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步态恢复的效果,以利临床指导步态训练.T2-T12脊髓损伤的患者(AIS D级)24例,随机分为机器人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平均病程分别为16.2±4.5周、17.6±4.8周,机器人组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次30min,每周5次,连续训练8周;对照组给予人工辅助减重跑台训练.于训练前、训练8周后分别评测2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ASIA)、下肢肌力(L-FORCE)、肌张力(L-STIFF)、步行能力指标(6分步行距离、10米步行时间、站立-行走计时测试).结果提示,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肌力、肌张力、步行能力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机器人组的下肢屈髋肌力(L-FORCE/HIP/Flex,FHF)、6分步行距离、10米步行时间、站立-行走计时测试时间分别为(49.32±5.39) Nm、(118.54±11.48)m、(33.12± 11.21)s、(23.24±9.23)s,与对照组(39.32±6.03)Nm、(76.69±11.85)m、(44.51±9.14)s、(39.43±8.1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下肢肌张力比较无显著差异.研究提示下肢机器人训练较人工辅助减重跑台步行步行训练在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屈髋肌群肌力、耐力及综合步行能力方面有更为显著的疗效.
其他文献
迅猛发展的无线通信系统对射频电路的设计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即要求电路在满足高性能、小型化和多功能的同时,还要能够实现高集成度。这就需要将各种功能的射频器件更加紧
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梯度胶电泳及等电聚焦电泳对从螺旋藻中分离出的酸性多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螺旋藻酸性多糖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呈单一斑点 ,与其他几种硫酸
<正>2015年7月22日,经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新闻和公共外交处负责人证实,缅甸北部密支那一家法庭以非法砍伐木材的罪名判处150余名中国籍伐木工人每人20年有期徒刑,另有2名未成年
猪旋毛虫病主要是由于小肠内寄生有毛形科的旋毛形线虫的成虫、横纹肌内寄生有幼虫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不仅严重损害养猪业、猪肉食品加工业以及外贸出口的经济效益
提出一种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区建筑物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将面向对象的思想融入到基于邻域总变分的建筑物分割方法中,并通过分析分割后不同类型建筑物提取的难易程度,提
林地变更调查工作是森林资源检查体系的基础内容,其调查结果为林地保护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以提高林地利用率。本文介绍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剖析了此项工作重大意义,分析影响
<正>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以下肢浅表静脉扩张、迂曲、患肢酸胀、沉重为主要表现,晚期可见小腿及足踝区皮肤脂质硬化和
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数据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国内致死致残首位病因,故对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影响因素等进
目的探究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68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
利用重力资料研究区域乃至全球地质问题时,重力或重力异常正演方法最好从基于直角坐标系向球坐标系方向发展。本文对近似的球冠面积分重力异常正演方法进行改进,使其计算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