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坝混凝土裂缝检测方法及应用

来源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专委会2015年会暨大坝安全检测技术与新仪器应用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tert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裂缝是混凝土工程结构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混凝土大坝中,混凝土裂缝会对大坝的整体性、防渗性和应力状态等造成影响,威胁大坝运行安全.要评估混凝土裂缝对大坝安全性的影响,或对裂缝进行处理前,必须首先对裂缝进行检查和检测,以掌握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和产状等.目前,混凝土裂缝检测的方法有:凿槽法、打孔压水或压风法、超声波法、钻孔取芯法、面波法、射线探伤法等.本文结合二滩水电站大坝下游坝面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实例,介绍瑞丽波法、对穿声波法和钻孔取芯法在裂缝深度检测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目录页一、广州地铁概况二、能源使用情况三、节能整体策略四、节能技术应用一、广州地铁概况广州地铁运营情况1997年首条线路开通,截至2014年:线路共9条总长度260公里车站165个占全市公共交通比例40%日均客运量626万人次日均开行客车4960列次最小行车间隔2分12秒客运强度(全国第一)2.46万乘次/公里·日至2017年,线网达到15条线路、 520公里、272个车站.
会议
隧道节能的背景与意义规模大:截止2013年,全国公路隧道为10022处、总里程达到805.27万米,位居世界第一.增速快:仅2013年就增加了1500处、179.93万米.按若不采取节能措施,隧道每年每公里的平均电能消耗达到30万元隧道节能新技术分类采用清洁能源隧道能耗降低线路损耗照明能耗通风能耗照明灯具的选择智能调光自然光蓄光发光材料风机的选择智能控制网络式通风光触媒、净化器
会议
弹性弹性力学塑性塑性力学破坏破坏力学屈服准则破坏准则理想塑性应力不变,无法采用应力破坏准则,但可采用应变破坏准则,理想塑性应力-应变曲线极限分析法在隧洞安全分析中的作用
会议
提纲蓄能发光材料的增光及延时发光原理蓄能发光材料的性能研究产品系列分类工程应用一、蓄能发光材料的增光及延时发光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可见光400~700nm.紫 蓝 绿 黄 橙 红碱土金属铝酸盐基蓄能发光材料发光的主要原因是稀土离子的4f能级之间的跃迁(f~f跃迁)5 d~4跃迁和电子转移产生的宽带电荷迁移带.与磷化物、硫化物系列荧光粉的区别化学稳定性好;不辐射、不分解、恶劣环境下不衰减;光源下增光
会议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等问题,现有海堤的安全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注意,而一系列大型围垦项目的白热化推进,更加促进了人们对软土地基等特殊条件下建设海堤安全性的关注.依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一个全新的视角,从海堤检测与监测理论、海堤状态安全检测、海堤安全长期监测以及经典海堤监测案例等四个角度,全面分析了我国海堤监测的现状.
本文介绍了电磁沉降仪的原理及在纳子峡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变形观测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电磁沉降仪的施工过程,保护及控制措施,并对蓄水前后观测成果进行初步分析.电磁式沉降管在本工程的成功应用可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本文以公伯峡面板堆石坝的渗漏问题为例,结合大坝渗流和温度特性分析揭示了较平缓的岸坡与面板间形成的"囊状"堆石体,会存在积水而使该区域处于饱和状态的情况.此项认识对提高大坝渗流监视的针对性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建议在设计、研究中对此类问题加以关注.面板堆石坝中可能存在局部饱和体,坝体因此产生不均匀变形将对大坝的运行性态造成危害。设计中需要就封闭或半封闭堆石区域进行预设假定,作为可能性予以分析,并采取相应
通过纳子峡深覆盖层面板堆石坝施工期的沉降变形分析,掌握坝体内部沉降变形规律,尤其深覆盖层的沉降变形情况.分析结果认为,纳子峡面板堆石坝的内部沉降,符合堆石坝沉降变形的一般规律,覆盖层变形趋势在施工期已趋稳定,选择保留覆盖层作为坝基是合理的.
随着水利开发,面板堆石坝已成为主要比选或首选坝型.堆石坝沉降变形与填筑施工质量紧密相关,因此对施工期沉降变形分析显得非常必要.本文结合猴子岩面板堆石坝施工期沉降观测资料,揭示了沉降变形与填筑高程及基岩结构的关系.猴子岩大坝施工质量较好,有效的减小了不均匀沉降,但分区施工一定程度增加了不均匀沉降控制难度.对同级别工程水布垭大坝进行了沉降反演分析,与猴子岩大坝对比结果表明,猴子岩大坝填筑施工质量相对水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超声横波反射法检测混凝土质量的新技术,该技术与其他超声法无损检测混凝土质量技术相比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明显优势,在工程试验研究和应用中都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该技术可为混凝土质量无损检测提供新的思路.超声反射技术用于混凝土检测具有缺陷的位置判断准确、只需一个检测面、定性定量好等优点,可以解决一些传统检测方法无法解决的难题。在工程上的初步应用便取得了良好效果,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