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的手术治疗

来源 :第三届全国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慢性盆腔痛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kl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的一种特殊类型,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它是以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并形成岛样结构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病变。其病灶是由上皮细胞和问质组成,位于距离子宫内膜-子宫肌层连接处以下至少2.5 mm的部位。子宫内病灶有弥漫型及局限型两种,一般为弥漫性生长,且多累积后壁,故后壁较前壁厚。部分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中呈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或团块,类似肌壁间肌瘤,称子宫腺肌瘤(uterine adenomyoma)。以往临床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诊断子宫腺肌病。随着影像学技术,尤其是阴道超声和MRI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也日益精确。子宫腺肌病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大多数人认为与妊娠和分娩对子宫内膜造成的损伤有关系,另外可能与高雌激素刺激有关。发病年龄一般在30-50岁,也有报道36~45岁患者占55%。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临床表现为痛经、月经过多、子宫增大和不孕等,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一直以来,该病的治疗较为困难,传统以手术治疗尤其是子宫切除术为主,药物治疗为辅。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子宫切除手术(hysterectomy)不再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唯一方式,可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变范围、既往史、特别是患者的愿望等多种因素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其他文献
精神疾患己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许多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过度服药企图自杀。急诊科医师往往不熟悉精神类药物的毒副作用,但是病人一旦发生药物过量或中毒,就会来急诊科抢救。其中尤以老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例如阿米替林中毒病情最为凶险,产生心血管、神经、呼吸系统等多脏器损害,急性中毒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在抗抑郁药物中居首位。所以急诊科医师应熟练掌握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过量或中毒的诊疗措施。近期该院急诊科抢救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简称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成人心搏呼吸骤停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生命和健康。因此,急诊科早期、及时、有效、程序化、规范化的心肺复苏(CPR)和心肺脑复苏(CPCR),对病人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00年以来,笔者参照1992年美国心脏病协会提出的一种针对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急救模式,即“生存链”模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猝死的CPCR中,成功率有明显地提高。近年来,采用此模式和I
当前,频发的各种中毒事件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据卫生部发布信息显示,我国人口死亡原因中,中毒致死位居第5位,这给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如何有效地预防和降低中毒事件的发生,做好现场的急救及提高中毒救治水平,是每个医务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本文回顾性分析一组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病人,探讨其临床应急策略。
急诊工作处于医院工作的风口浪尖。病人就诊时,家属及病人心情焦急,要求尽快诊断治疗。每一个就诊病人的病情多涉及全身,还经常不是原发脏器的症状,病情多复杂多变。医务人员在短期内,做出诊断并正确及时处理,有时较为困难。因此,病人出现意外死亡的机率较高,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急诊就诊病人增多,主诉多不典型,往往容易漏诊、误诊,一旦造成病人死亡,往往引起医疗纠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为吸取经验教训尽可能减少
心肺复苏(CPR)后不能有效地维持心脏和循环功能,是导致复苏后综合征和复苏失败的重要因素。高能磷酸化合物是心肌细胞活动的能源保证。内源性磷酸肌酸(CP)通过“肌酸穿梭”机制生成三磷酸腺苷(ATP)并对其进行储存和转运。大量研究证实,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损伤原发于能量储备消耗和代谢紊乱,并确认CP在缺血性心肌损伤和预防中起着中枢性作用,这使得CP在心肌保护研究方面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研究证明,外源性C
支气管哮喘在急诊临床中较常见,但哮喘所致心搏呼吸骤停需心肺复苏(CPR)和心肺脑复苏(CPCR)较少见。本文针对此类病人的CPCR,采用立即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等综合复苏措施,使其CPCR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气管插管术曾是麻醉师的专利,其应用也仅限于手术室,随着紧急气道技术的进展,急诊医师也可应用该技术,它明显改善了重症患者的愈后。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仍为高发,流行十分广泛。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严重地威胁了人类的健康与生存质量。在我国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生在心脑血管的血栓性疾病呈逐年上升,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与在临床上的应用,有关血栓的生成和人体内抗栓溶栓的机制在分子水平、基因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阐述。人纤溶酶(Plm)为人纤溶酶原的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其总则中明确消防法立法目的之一是“加强应急救援工作”,规定了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依照国家规定组织实施专业技能训练,配备并维护保养装备器材,提高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各消防支队陆续成立了保障大队,而由该院骨干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保障分队正式纳入保障大队编制中,随同119出警。自1993
近年来,随着心肺复苏(CPR)的普及与提高,在急诊发生的心搏呼吸骤停患者,CPR成功率较以往有明显提高,但CPR后,神经系统受损的严重性越来越引起临床的关注。CPR的最佳结果是恢复患者脑皮质的高级活动,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脑功能的恢复是复苏成败的关键和终结目标。自70年代以来医学界已把CPR发展成为心肺脑复苏(CPCR),因此,CPR实际上是指CPCR。但目前心脏复跳后患者的脑皮质功能的恢复仍然是
本文探讨了深部浸润内异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诊断中的问题;临床分型的探讨;手术治疗的选择和评价以及药物治疗的价值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