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非心瓣膜病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

来源 :安徽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第六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w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在非心瓣膜病房颤中的变化,探讨其在非瓣膜性房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方法:将非心瓣膜病房颤患者88例分为永久性房颤组(n=31)、持续性房颤组(n=29)及阵发性房颤组(n=28);入选同期住院的非心瓣膜病窦性心律患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hS-CRP、Hcy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房颤组hs—CRP、Hcy水平明显升高(P<0.05);永久性房颤组hs-cRP、Hcy水平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及持续性房颤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hs-CRP、Hcy水平较阵发性房颤组升高,但没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非心瓣膜病房颤患者血清中hs-CRP、Hcy水平显著升高,其可能促进房颤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YKL-40(人类软骨糖蛋白-39)、Hcy(同型半胱氨酸)、hsCRP(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会议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类重要综合症。随着医学科学发展,绝大多数心律失常均得到了合适的治疗甚至根治,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的“最后
会议
  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隐匿性间隔部慢旁路介导的心动过速及房性心动过速均呈现长RP特点,在电生理诊断中缺少特异性的方法,本文通过用较快心室刺激、观察出现心室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