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生物包囊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来源 :中国水产学会2003全国海水设施养殖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ano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产养殖中"生物包囊"是指将营养物质、药物等让鱼虾喜欢摄食的活饵料如卤虫、轮虫等吞食,经强化后投喂给鱼虾,这样,通过食物链由卤虫等将营养物质、药物等带到鱼虾体内,从而达到营养强化、防治疾病等目的,这种包裹有营养物质或药物的饵料生物则称之为"生物包囊".本文介绍,一、卤虫药物强化的研究,二、鱼虾摄食药物强化的卤虫的研究,三、其他方面的研究,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其他文献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es)俗称青斑,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在我国的台湾及粤琼沿海均有分布,是我国南方传统的名贵海水鱼类.近年来,由于对其需求
会议
莱州湾是渤海的三大海湾之一,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沿湾自西向东有黄河、淄脉河、小清河、塌河、弥河、白浪河、虞河、潍河、胶莱河、沙河、界河等十几条较大河流.这些河流带
会议
自1965年成功地开展马氏珠母贝(又称合浦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i)人工育苗以来,我国海水珍珠养殖业不断发展,到1997年海水珍珠的年产量到达25t以上,使我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
会议
九孔鲍和杂色鲍是生活在南方热带海域的鲍鱼类软体动物,它们长期生活在完全相同的环境领域里,外部形态十分相似,无法从形态上对它们加以严格区别.目前,还未见有用分子生物学
鱼类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necrosisvirus,NNV)属于野田村病毒科(Nodaviridae)、乙型野田村病毒属(Betanodarirus),是多种海水鱼类暴发性传染病的致病原.该病毒主要侵害宿主的
会议
福建省连江县东洛岛附近海区养殖着三四千口网箱,2001年9月下旬,这片海水网箱养殖区暴发了一起白点病,真鲷、鲈鱼、大黄鱼、美国红鱼等无一幸免,发病率达100%,死亡率达20%~30%,给
会议
近几年以来,福建省连江县大黄鱼网箱养殖随着产业化的形成,也暴露出了病虫害日益加重等棘手问题,困扰着大黄鱼产业化的健康发展.2001年7月,罗源湾下宫、岗屿、坑园海区被台风
会议
鳗弧菌是海水养殖动物常见的致病菌,其引发的弧菌病给海水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Kelly和Dinuzzo,1985;Kaysner等,1987).疫苗是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扬先乐
会议
近年来,在我国南方一些对虾养殖区,斑节对虾(Penaeusjmonodon)、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japonicus)等过去的主要养殖品种由于病害的困扰,逐渐被抗病力较强的新品种所代替.凡
会议
自2001年初,德国雷斯蒂克(RISTIC)公司检测出中国出口的冻虾仁中含有0.2×10-6~5×10-6的氯霉素.对我国水产品出口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欧盟对于我国水产品出口架设"绿色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