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预防与护理的临床现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疮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并发症之一,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压疮的防治有了较大进展,但仍是护理学领域的一大难题,本文结合近年来压疮护理观念的转变,就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期、预防及临床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腓肠神经筋膜皮瓣与外踝上筋膜皮瓣是临床最常用的小腿远端蒂皮瓣,具有解剖恒定,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强的特点,本文报道应用小腿远端蒂筋膜瓣治疗合并窦道的创伤后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方法。方法 从2005年7月到2007年7月,我科共收治21例足与小腿下份骨关节创伤后慢性感染病例。本组病例男17例,女4例;年龄18—60岁,平均39岁;病程4周—4年,平均9月;均系多次手术,以初次开放伤为多占16例,初
会议
目的 分析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常见原因,探讨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23例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病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21—76岁,平均41岁;挤压伤6例、牵拉伤7例、生活伤10例;合并肱动脉及腋动脉损伤3例;合并桡神经损伤4例;合并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3例;萎缩性骨折不愈合2例;髓内针固定4例。分析骨折愈合失败的原因,11
后外侧关节面的胫骨平台骨折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对外科医生来说是个挑战。后外侧角落复合体和临近的腓总神经限制了关节面的暴露度和通过内翻能达到的分开度。另外,考虑到软组织膜的损伤我们不能使用最优的手术切口。考虑到这些因素,就需要综合考虑所有的手术入路及其解剖机构。在选择入路时,我们需要考虑骨折类型,附近软组织膜的情况,患者的临床状况,并发的损伤以及整体健康状况。本文中,我们强调了4种常用的外科入路。包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TotalHipArthroplasty,THA)术后指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Intravenous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IVPCA)、硬膜外阻滞镇痛(EpiduralBlock,EB)与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FemoralNerveBlock,FNB)的疗效,为围手术期有效且安全地减轻患者痛苦、创建无痛病房提供临床参考。
目的 糖尿病足是严重的糖尿病终末期并发症,糖尿病足的感染与溃疡是外科棘手的难题之一。本文探讨了如何采取有效的外科措施及时处理糖尿病足的感染与溃疡,减少截肢率,减少伤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7月~2007年7月通过内外科协作、综合治疗的36例糖尿病足病例。本组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43-82岁,平均57岁。糖尿病病史3月-27年,平均12年;糖尿病足病程1月-2年,平均7月。
目的: 脊柱肿瘤的治疗目前仍以外科手术为主,由于受侵器官本身及周围组织器官解剖结构复杂、位置深在、肿瘤体积较大、并且为避免肿瘤播散,无法采取术中自体血回输,在手术切除脊柱肿瘤时失血是常见且危险的术中并发症。外科手术失血过多和手术视野不清等诸多因素,往往不能全部切除肿瘤而限制了手术治疗。脊柱肿瘤术前供养动脉栓塞的应用无疑为骨科医生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有价值方法。本文评估了术前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
目的:“跳跃”型颈椎病(skipcervicalspondylosis,SCS)是指在影像学上出现多节段颈椎病的基础上,病变节段之间间隔有1个或1个以上正常的椎间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对比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跳跃型颈椎病的临床中长期疗效。
OBJECTIVE:Toevaluatetheclinicaleffectsof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systemandthequalityoflifeoftheelderly patientswith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s.METHODS: FromFeb2010toJuly2
目的评估关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6月关节镜辅助下治疗急性痛风性踝关节炎共41例,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43岁(28-69)岁;左踝18例,右踝23例;首次发作12例,反复发作29例;病程2周-30个月.高尿酸血症23例(〉7.0mg/dL),血尿酸正常18例.
目的评价保留或紧缩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posteriorligamentouscomplex,PLC)的经后路植骨融合(PLI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所住院治疗的88例腰椎椎体滑脱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4例采用经后路全椎板或部分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式,B组44例在此基础上采用潜行减压并同时保留及紧缩腰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