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2010年度消化系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gto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是指排除消化道以外疾病导致的出血可能,经常规胃镜和肠镜检查未发现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占整体消化道出血病因的3%-5%。因其出血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小肠,故通常所指的OGIB即考虑以小肠疾病为主引起的出血性病变。2000年Given胶囊的上市,使过去认为检查盲区的小肠疾病得到解决。更使临床对OG1B的病因学检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资料。医院于2007年10月至2010年4月利用重庆金山公司开发研制的OMOM胶囊内镜进行OGIB检查病例28例,现将所见结果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肝脏是体内糖代谢和维持血糖稳定的重要器官,肝脏病变时可出现多种类型的糖代谢障碍,据报道肝硬化患者中约有35%-80%存在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肝脏还可合成多种凝血和纤溶因子,在调节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肝硬化可导致TM异常并与肝功能相关。肝硬化患者同时存在着高TM血症、糖代谢障碍和胰岛素抵抗等现象,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因此作者对11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空腹血糖、血清胰
肝血管瘤为发病率最高的肝脏良性肿瘤,80年代人们对它进行了一些研究,已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本文将某科近10年来诊断的部分肝血管瘤病例进行总结。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以肝脏慢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免疫学和病理学等特点,提高对AIN的认识。
本研究探讨急诊ERCP胆管引流治疗在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急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急诊FRCP胆管引流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有效,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为进一步内镜治疗或外科手术创造条件,尤其适用于一般情况较差、合并症多的高龄患者。
本研究大鼠肝纤维化不同阶段血清自发荧光强度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探讨血清自发荧光检测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价值。
本文回顾了2001年至2009年间于某院行EKCP治疗的住院患者,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ERCP过程中积极行鼻胆管引流、鼻胰管引流和胆胰管支架等治疗,可有效的排出激活的胰酶,减少大量胰酶所致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对于年老体弱、一般状态较差的恶性肿瘤患者,不失为一种较易接受的治疗手段。
铁是人体最丰富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广泛参与体内生理过程。但是过量的铁可诱发自由基生成从而造成机体损伤。在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中,酒精摄入可导致肝脏铁沉积并且二者通过协同作用加剧肝脏损伤。但酒精性肝病导致铁沉积的机制不清楚。最近发现一种由肝脏分泌的铁调蛋白hepcidin,在体内铁稳态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酒精能够下调其在肝脏的表达,肝脏中hepCidin分泌紊乱则影响肠道铁吸收及肝脏、内皮网状系
活性氧分子ROS是具有高度活性的分子,它们可以与细胞内大分子发生反应并最终损伤这些物质,如脂质、蛋白质、DNA。众多研究显示氧化应激在肝损伤中扮演重要作用。这个综述总结了一些损伤通路并讨论了ROS参与肝损伤的一些证据。
目的:探讨高龄胆管癌患者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金属支架内引流术(ERBD)置入位置预防急性胰腺炎。方法:对照组(传统置入法)50例,实验组(改进置入法)50例。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占20%,其中1例死亡。实验组未并发急性胰腺炎。两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ERCP及ERBD术后常见并发症是急性胰腺炎。保证ERBD置入位置恰当,引流通畅,可防止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有使用价值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原发于胃肠道的间叶肿瘤,占全部胃肠道恶瘤的2.2%(1%-3%),起源于胃肠疲乏的间质细胞或其分化的Caja1细胞(ICC),瘤细胞有c-kit基因及CD117的表达,是一种非肌源性亦非神经鞘源性的肿瘤,既往多被误诊为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本例患者病程较长,以腹痛为首发和主要的临床表现。综合上述检查资料,腹痛原因考虑最初为空肠间质瘤引起的压迫、牵拉,此次合并肠扭转使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