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DALEEL油田下白垩统上upper Shuaiba段走滑正断裂带裂缝分布定量评价

来源 :2009年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次国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an1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岩芯及成像测井裂缝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过断层的水平井成像测井资料,开展对断层两侧的裂缝发育情况研究,分析认为裂缝发育密度与离断层的距离相关,提出裂缝成因主要受区内走滑正断层所控制。建立了三类不同规模的走滑正断层带裂缝密度分布函数,对阿曼DALEEL油田下白垩统上Shuaiba段断裂带裂缝分布进行了定量评价。
其他文献
针对三元复合体系注入过程中分层化学剂吸入量差异大,矿场试验地面投资高等问题,本文开展了三元复合体系注入方式对提高采收率影响的实验研究,获得了以下成果:1、提出了碱/表活剂二元体系与聚合物交替注入的合理注入时机;2、优化了碱/表活剂二元体系与聚合物交替注入的注入方式,交替频率、及交替段塞大小;3,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元复合驱技术新的注入方式,该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现有聚合物驱技术的提高采收
海相碳酸盐层系埋深较深,对于1500至3000m地层,其温度较低、粘度大、凝固点高、比重大,开采比较困难。大多开采方式是采用注蒸汽进行升温降粘,因井深较深,热损较大,导致到达油层时蒸汽千度降低较低,热能利用率低。针对此状况,提出了油管注蒸汽-环空注空气的方法,以环空中的空气来阻隔油管中蒸汽与低温地层的热量传递,伴注的空气把获得的热量带入地层,提高热量利用率,更好地降低稠油粘度,提高采收率,对比15
本文研制了一种表观粘度随pH值升高而增大的油酸酰胺丙基甜菜碱类变黏分流酸。文章介绍了变黏分流酸的pH值特性;通过电镜实验观察各浓度下变黏分流酸的胶束结构特点:①10%HCl中为球型胶束;②5%HCl中为球型一棒型过渡类型和棒状胶束;③2%HCl中为蠕虫状胶束。探讨pH值对胶束结构的影响,得出变黏分流酸的变黏机理。
井喷失控井天然气喷流和燃烧火体速度场、温度场、浓度(密度)分布规律是失控井处理方案分析、设计和作业的重要参数。对于井喷失控未着火井,由于喷出流体中常含有害物质,如H2S、CO2等,在大气中弥散造成大面积生态环境污染和伤害人类生命。如2003年12月23日重庆16H井喷失控造成243人死亡,方圆5Km生态环境严重损害。本文视失控井天然气喷流为均匀环境中的自由紊动浮力射流,将中性浮力点前的喷流按薄剪切
高压高产气井固井后环空带压或井口气窜问题较为突出,对井筒本质安全和环境安全存在潜在的风险。环空带压是指井口环空压力表非正常启压。如果该压力在经井口放喷阀门放喷后,关闭套管环空放喷阀门压力叉重新上升到一定的程度,这种情况称作环空带压。根据环空带压引起的原因可以将其分为:作业施加的环空压力,受温度、压力变化使环空和流体膨胀引起的环空压力以及由于油气从地层经水泥封固井段和环空液柱向上窜流引起的环空压力。
大量套管失效案例分析表明,几乎所有已失效的油套管在设计和施工时均符合设计标准,说明如果仅仅按照API/ISO或GB/SY标准设计的油套管不能完全保证在服役过程中的完整性。为此,本文提出了“井眼完整性设计”的理念和设计方法,力图保持井筒物理上和功能上的完整性,使井眼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井筒完整性需要考虑油气井整个开采期间的情况,包括潜在的地层情况(地层压力、地层流体的组成与物性参数等)、开采方式以及可
海相碳酸盐岩原油具有埋深较深、粘度高等特点,现采用的注空气、注空气-蒸汽技术是利用注入空气与稠油发生反应,消耗其中的氧气就地产生热量,生成烟道气与表面活性剂的一种集热采、烟道气驱油、氮气驱、羧化降粘与表面活性剂驱等多种采油机理于一体的新型采油技术。均牵涉到空气的注入,对其安全性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燃烧和爆炸所需要的条件,从理论上得出了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对注空气采油技术中燃气的爆炸
龙岗构造地层特性横向差异较大,在纵向上存在多产层、多压力系统,钻井难度大周期长。在深入分析该区地质特性的基础上,分别在444.5mm,311.2mm、215.9mm井段试验应用气体钻井提速,取得明显成果,形成了适应性评价、在线安全监测技术、防斜打快、钻井液快速钻换技术等系列配套技术。通过大规模应用气体钻井技术,龙岗深井超深井钻井速度同比邻构造提高191%,钻井周期缩短284天,同时取得浅层沙溪庙段
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盆地西北缘柯坪塔格地区、东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寒武系野外剖面详细观测及盆内塔深1井、于奇6井等钻井岩心详细观察,根据各类测试分析成果,共识别出6种类型的层序界面,它们分别是:①古风化壳;②渣状层;③古喀斯特作用面;④超覆面;⑤岩性、岩相转换面;⑥最大海泛面。在各类层序界面特征详细研究基础上,将上述界面归结为4种成因类型,分别是:造山侵蚀层序不整合界面,隆升侵蚀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是典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块状底水油藏。由于底水通过发育在奥陶系较深部位的洞穴系统中水体锥进,含水率上升很快。准确的计算水侵量,对有效控制底水,提高油(气)采收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油田实际生产数据,分别采用压降法、物质平衡法、生产指示曲线法对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缝洞单元S48单元和S65单元水侵量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经过比较分析认为压降法更加适合计算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水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