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流微机测控技术

来源 :第二届全国特种油气藏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senbone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稠油热采工艺配套技术的开发,水/蒸汽两相流动态监测技术的发展,对于人工检测注汽锅炉运行情况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和滞后性等问题,利用两相流微机测控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该技术是用标准节流装置测两相流的干度与流量,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和开发出的一项新技术,可以有效测算各项注汽参数,自动检测注汽锅炉的运行情况.同时,其简明直观的人机界面,可以很好地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其他文献
针对辽河油田锦45块油藏条件,在室内进行了A/S二元复合驱油体系配方的研制.通过对油水界面性质、驱油能力以及表面活性剂与水之间的配伍性、抗盐性等综合评价,最终确定了A/S复合驱油体系.该体系与锦45块原油之间具有较好的界面活性和驱油效果,且配伍性、抗盐性较好.室内研究结果表明:A/S复合驱油技术可作为进一步改善锦45块油藏开发效果的接替技术来应用.
为改善普通稠油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将室内实验评价研究与现场实施条件相结合,以锦99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可动凝胶和活性水体系调驱的筛选评价研究,通过驱油实验验证可动凝胶与活性水复合体系对于普通稠油的适用效果,并与适合海1块的调驱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应用化学方法改善该类油藏开发效果的认识.
在稠油油藏齐40块开展蒸汽驱先导试验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油藏管理方法,通过建立动态管理体系,发挥了方案在项目实施和运行过程中的核心和指导作用,同时通过对项目的不断监控、不断调整和不断改进,建立起一套快速反应、及时应对的决策系统,达到了动态管理蒸汽驱开发和取得宝贵经验的目的,对实现蒸汽驱规模应用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通过室内静、动态实验对压裂液基础配方体系进行优化,以期更好地满足和适应压裂工艺的要求.最终所优化压裂液体系的配方为:基液:0.40%胍胶+0.07%助排剂+0.05%破乳剂SP-169+1.0%KCl;交联液:0.90%硼砂;交联比:20:1;破胶剂:0.10%过硫酸钾.解决了压裂液基液表现粘度、残渣含量及其对油层基质渗透率损害率相对偏高的问题,对指导油田水力压裂改造技术具有一定的价值.
水岩反应是超稠油储层在蒸汽吞吐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碱性蒸汽冷凝液的溶蚀作用,储层中的石英等矿物质高温溶蚀,地层骨架遭受破坏,造成储层出砂,坍塌,进而形成地层对套管的非均匀栽荷,套管变形、损坏.通过对水岩反应特点的研究,总结出影响水岩反应的因素,掌握和控制水岩反应的化学过程,减少水岩反应对储层的伤害,保护储层,保护套管.
新型水玻璃单液法耐酸硬性堵剂克服了以往该类堵剂的强度低、封堵率低、耐温性差等缺点,因该堵剂初凝与终凝时间长,能确保带工具施工的安全,同时添加剂的加入保证堵剂不突进、形成堵塞较均匀、强度高、耐酸性好.该堵剂封堵后油井解堵施工不需下封隔器保护堵层,且耐温性好、有效期长、粘度低,不但适用于封堵水层,而且通过控制排量可实现对底水油藏的选择性堵水.
针对目前稠油油藏热采过程中高渗透地层易发生汽窜等现象,研制出一种耐高温凝胶封堵剂--PCM-1.实验结果表明:PCM-1成胶时间在20 h左右,耐温可达140~160℃,封堵率大于98.0%,突破压力梯度超过10.0 MPa/m,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利用HYSYS软件分析气体分馏装置产品精丙烯硫化物,并对精丙烯硫化物工艺模拟过程中,状态方程选用及精馏塔等设备单元的选取和参数的确定作了详细的讨论.气体分馏装置原料液化石油气(LPG)中有机硫化物形态复杂,考察分析工业装置精丙烯硫化物含量变化难度大.分析判断LPG中小分子有机硫化物在气体分馏产品的分布,并提出了控制措施.在不同的操作条件和进料情况下,观察稳态模拟核算结果中硫化物切割分配,并且对精丙
针对大民屯区块特种岩性油气藏的储层特征,从储层地质特征和岩石特性入手,利用室内配伍性评价手段,结合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微观、多功能研究用显微镜等现代实验分析手段,分析其潜在的损害因素,充分认识其损害机理、类型和程度.通过实验发现,该区块是一个水敏、酸敏均不强的储层.根据实验结果,指出酸化、压裂措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油层损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
中国的油页岩蕴藏量十分丰富,但油页岩还是未被很好利用的能源矿产,结合油页岩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制约油页岩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根据吉林省油页岩资源的分布特征,探讨适用于吉林省油页岩开发利用技术,以达到油页岩工业化生产为目的.吉林省东部盆地油页岩资源采用综合开发利用技术,走炼油-发电-化工-多金属提取-建材联合生产模式是最佳开发利用途径,而油页岩地下转化技术,将是吉林省松辽盆地南部油页岩资源最佳开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