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普利酮与氯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僵硬度及胰岛素生长因子-1的影响

来源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aixi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普利酮与氯沙坦对轻中度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的双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及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 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设计,将84 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mmHg≤舒张压<110mmHg 且140 mmHg≤收缩压<180mmHg,1mmHg=0.133kPa)分为依普利酮组和氯沙坦组(各42 例),经服用安慰剂2 周后进入12 周的试验期,分别依普利酮 50mg或氯沙坦50mg 每天一次口服,每2 周复诊1 次,4 周后如舒张压≥90mmHg,则改为依普利酮100mg 分2 次口服或氯沙坦100mg 每天一次口服.
其他文献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归纳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最常见的阻塞型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探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并发高血压的发病病因、机制及其治疗方法.多
目的 超重和肥胖是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通过研究儿童及青少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肩胛下角皮褶厚度(SSF)以及二者之和(TSF+SSF)与高血压的关系,探讨身体脂肪与
目的 探讨中国高血压最佳治疗情况调查(HOT-CHINA)研究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比例和特征.方法 对HOT-CHINA 研究(2001-04—2002-02)中入选患者(n=54 590)中单纯收缩期高血
目的 探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体内的存活、分布及肺组织中定植和分化.方法 取大鼠皮下脂肪,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和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拮抗剂厄贝沙坦单用及联用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颈动脉重构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
目的 了解浙江省基层社区医务人员高血压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为基层高血压防治进一步深化提供指导.方法 于2010 年对我省七地市的区(县)级社区医务人员172 人,采用自填封闭式
目的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9 年3 月至2011 年8 月入住我科的244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61例,女83 例,年龄22~76 岁,平均50.6±12
目的 血管老化是血管功能和结构逐渐出现的退行性变化,是高血压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紊乱在血管老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血管中线粒体功能紊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