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烧伤法医临床学鉴定浅析

来源 :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八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L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酸烧伤是指高浓度强酸作用于组织局部,造成组织脱水和蛋白质变性而引起的损害,造成烧伤的主要是强酸,如硫酸、硝酸和盐酸等,酸烧伤可引起局部疼痛及凝固性细胞坏死,结果导致皮肤形成焦痂.不少酸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和毒性等特点,可能造成很大危害.常见的是硫酸、硝酸、盐酸烧伤,它们的特点是使组织脱水、组织蛋白沉淀凝固,故少有水疱,迅速成痂,一般来说烧伤越深,韧度越硬,颜色越深,但由于痂色的掩盖,深度不易判断,早期感染较轻.深度酸烧伤脱痂较迟,愈合较慢.笔者对近来工作中有2例被硫酸烧伤,进行法医临床鉴定总结分析.结合案情综合分析认为,予以认定,依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第5.12.4a)条规定其二人均构成人体轻伤二级。
其他文献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时机的选择恰当与否,往往成为对伤残评结果产生争议的常见原因.而《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以下简称《道标》)以治疗终结作为伤残
会议
《刑事诉讼法》规定,定罪证据要"确实、充分",就必须"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也就是说,不能仅靠孤证,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鉴定意见的形成类似于"法官定罪
2015年5月25日下午,伤者王某(男,49岁)来我法医室,述其于2015年5月22日晚因琐事被人打掉两颗牙齿,要求做损伤鉴定.1.2检验所见:伤者中年男性.左眼上下睑皮下出血,呈紫红色.上
会议
在法医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火场中的尸体,如房屋建筑物中的火灾以及汽车、飞机事故后起火等.由于火场中的尸体常因炭化而使尸体体表的许多征象被破坏,而且多数火场中的尸体征
会议
某年10月6日20时30分左右,韩某(男,42岁)被他人打伤头面部,现正住院治疗恢复中.二、损伤程度鉴定:因办案需要,同年12月,对韩某头面部的损伤程度进行了鉴定.韩某头部外伤造成
2014年9月2日下午,有人报警称:在一美容减肥院内,有一女子在做减肥时死在按摩床上.120到达时已死亡.1.2初步尸表检验情况死者青年女性,体型偏胖,衣着褪去,仅余内裤.口唇及甲
会议
水中抛尸案,往往缺乏第一现场痕迹和环境信息的支持,且由于水流的冲刷、浸泡造成物证的毁损和尸体的二次破坏,进行现场分析难度较大.此时,法医通过对尸体的检验进行现场分析
会议
2014年11月26日15时许,冯某(女62岁)与李某在某村屯路口附近发生争执扭打,扭打过程中李某背篓内的半包"特丁磷"农药泼洒地面,李某抓起"特丁磷"往冯某嘴里塞,致冯某嘴里进入少
会议
2014年10月8日10点多,黄某(女49岁)在某村屯的干农活时被一男子性侵,该男子将其头摁到旁边水沟里,随后黄某丈夫赶到发现后送至卫生院治疗,但病情无明显好转,转入市人民医院治
会议
两院三部公告发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把原先《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中的休克前期改为"各种损伤引起休克(轻度)"规定为轻伤二级列入条文.由于医学界对休克(轻度)有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