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下二叠统煤系层序地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来源 :SPG/SEG 北京2016国际地球物理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下二叠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层序格架内沉积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煤系气有利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鄂东北缘下二叠统煤系主要发育海侵方向转换面、河道下切面和区域暴露面3种层序界面类型及5种海泛面类型,据此将目的层划分为4个层序和12个体系域。研究区主要发育障壁海岸和浅水三角洲2种沉积相、5种亚相和7种微相。其中,SQ1主要发育障壁砂坝和泻湖泥炭坪,SQ2以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潮坪泥炭坪为主,SQ3主要发育分流河道、泛滥平原和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SQ4以分流河道和泛滥平原为主。研究区下部层序主力煤层与上部层序低位域致密砂岩,以及海侵域泥页岩组合形成的吸附气—游离气共生气藏,是研究区煤系“三气”联合开发过程中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其他文献
  地震干涉测量是近几年勘探地球物理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地震干涉测量是接收点处地震信号重构的有力工具,可以有效恢复接收点A、B 两点之间局部格林函数。地震干涉测
  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进步,对地震数据的精度越来越高。但在采样过程中由于障碍物、施工条件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采样的数据是不规则或稀疏的。这些不规则的或稀疏的数据
  该文从潜山内幕圈闭的精细化勘探目标出发,研究地震勘探对采集观测方向的需求,尤其是三维地震观测方向对成像速度方面的影响作用。该文在利用南马庄潜山带前期勘探成果建立
  傅里叶变换是地震数据处理中最常用的技术,例如地震数据去噪和插值。当用于规则缺失地震数据的插值问题时,傅里叶频谱会出现假频现象。我们使用极坐标傅里叶变换来解决假频
  随着勘探程度的增加,西部地震勘探工作越来越多,很多工区地表和地下构造都很复杂,这势必对地震采集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观测系统设计又是地震采集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而目前观测
会议
  小面元地震勘探是目前地震勘探的方向,不同尺度面元地震数据刻画地质体的能力不同,为量化分析面元大小与可分辨地质体的关系,基于正演模型,分析了5m×5m、10m×10m及20m
  非零井源距VSP 覆盖次数计算通常采用射线追踪统计CRP 覆盖次数方法,由于该方法采用射线法深度域建模,因此存在以下不足:①很难建立准确的深度域模型,且层速度内部横向无
会议
  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中,最大炮检距的确定需要分析炮检距和反射能量之间的关系。在传统分析方法中,通常假设入射能量不随入射角变化,而只考虑入射角引起的反射系数的变化,在
  物探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低信噪比复杂区的地震勘探。伴随着地震勘探领域向复杂区的深入,观测系统的道密度和横纵比成为了影响成像效果的重要参数,因此探索地震资料数据采集的
  作为2010年世界十大石油科学技术进展之一的微地震检测技术,最早于20 世纪80年代提出。目前微地震监测技术已经成为地球物理界的热门技术之一。该技术是储层压裂过程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