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添加剂纳米聚晶金刚石块体合成及表征

来源 :第9届中国金刚石相关材料及应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在1100℃及1 Pa条件退火处理爆轰纳米金刚石(平均晶粒尺寸约5 nm)制备的碳纳米葱(OLC,平均晶粒尺寸约6.5 nm)为原料,在500~1400℃、4~6 GPa、5~30 min条件烧结合成了无添加剂纳米聚晶金刚石(NPCD)块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分辨率透射电镜表征了其微观形貌与结构,测量了金刚石的晶粒尺寸、密度和维氏硬度.结果表明,高温高压烧结后,OLC颗粒转变为金刚石,同时金刚石颗粒长大连接形成D-D型NPCD块体.NPCD块体中含有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NPCD块体内存在大量纳米孪晶.烧结温度1200℃、烧结压力5.5 GPa、烧结时间15 min时,NPCD的平均晶粒尺寸、密度和维氏硬度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0.7 nm、2.70 g/cm3和32 GPa.烧结温度对NPCD的晶粒尺寸、密度、维氏硬度影响最大;而烧结压力对NPCD的晶粒尺寸、密度、维氏硬度影响最小.高温高压烧结过程中,温度迫使OLC的石墨层由内而外破裂形成金刚石颗粒.在外部压力作用下,相邻OLC通过破裂悬键连接转变为金刚石大颗粒,金刚石大颗粒通过D-D键键合形成NPCD块体.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现有中国移动信息安全远程检测平台目前具备的被动管理工作模式已经落后于应对目前互联网上黑客攻击信息安全管控能力的需求;详细阐述检测平台在互联网资产暴露面扫描、资产管理、专项漏洞扫描、子检测平台检测能力与信息安全检测平台跨域整合等方面功能扩展;并介绍说明信息安全远程检测平台未来发展针对中国移动IP承载网和CMNET网络全网设备跨域整合,将检测平台发展成为网络安全防护的有效手段.
本文对移动应用软件的安全检测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病毒文件特征扫描、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其中静态分析包括敏感API分析和敏感字符串分析.
采用自行研制的纳米ZnO/TiO2复合粉体研制成功锦纶6长丝,对防紫外剂含量进行了优化,当防紫外剂含量达到0.7%时,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达到最大值.通过合理地设计织物的组织结构,当针织物面密度在150/g/m2左右时,防紫外剂含量达到0.3%以上时,UPF就可以达到40以上,达到国家标准.纺制的锦纶长丝采用十字横截面,使织物不仅具有耐久的防紫外性能,而且具有优良的吸湿排汗性能.测试证明,该织物的防
从原料、印染助剂和染整工艺几个方面,论述了涤锦超细纤维毛巾布功能性整理的染整工艺.列举了涤锦超细纤维毛巾布防紫外线整理、抗菌除臭整理和芳香整理的大生产实例.给出了具体的工艺参数、加工方法及测试结果.
文中通过梳理功能性纺织品,分别论述了功能纺织品的开发路径及应用范围.重点阐述高性能智能纺织品的定义,并给出采用新纤维,新材料,研究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高性能纺织面料的方法.对引导功能性纺织品向高性能智能纺织品转移升级,可持续发展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
纺织印染工业历来被视为污染大户,特别是2013年国家环保部将大气环保控制的重心由整体治理转为分行业治理后,纺织印染工业污染不再仅仅只涉及水污染问题,大气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纺织印染工业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VOC,被正式提出来,本文将着重从纺织印染工业中纺化助剂致VOC来源分析、排放现状及现有的相关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在新的标准体制下,中国纺织品贸易在国际上面临的新挑战及中国纺织产品生
由于纺织印染工业废气的高温高湿的特点,现有的国标或行标检测方法并不能有效地完成对VOCs废气的采样及分析.本文研究一种针对纺织工艺排气筒VOCs废气采样的方法,通过在装置中加入过滤、冷凝、干燥等预处理技术,去除废气中的其它废气并降温除湿.在分析收集的气体时,VOCs总量为常规的吸附管中的气体加上冷凝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约克夏化工开发出一种新颖的聚醚多胺弱还原化合物Intratex CW-N对尼纶/拉架染色织物进行处理.经试验表明,Intratex CW-N提升酸性染料染色织物的耐氯牢度,效果良好,且对染色织物的色光没有影响,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泳衣耐氯牢度提升剂,不影响整理织物的日晒牢度.
为了提高染色织物的耐氯色牢度,以二乙烯三胺和环氧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加入强还原性物质水合肼,反应制备了多胺类的耐氯固色剂,将其应用于活性染料染色布固色整理.固色工艺条件:固色剂用量2~4%(owf)、浴比1∶20,pH值7~8,40℃处理20~30min.处理后的织物耐氯色牢度可提高约一级,同时耐皂洗牢度也有提升,对色变和耐摩擦牢度等基本没有影响.合成的耐氯漂固色剂符合环保要求,可改善纺织面料耐氯性
本论文主要探讨了新型环保尼纶阻燃剂Dyapol NAF的用量、焙烘温度对织物燃烧性能的影响.优化的阻燃整理工艺条件为:阻燃剂用量30%,焙烘温度为160℃.经阻燃整理的尼纶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熔滴性,其极限氧指数可达35.0%,损毁长度降至4.2cm,续燃时间仅为1.04s,断裂强力仅下降3.6%.热重分析(TGA和DTA)表明,阻燃整理后的尼纶织物在燃烧过程中分解温度提前,降解速率变小,残炭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