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氾胜之书》“种桑法”的释读

来源 :中国农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1985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农史界把《氾胜之书》"种桑法"解释为桑黍混播、桑树截干、放火烧茬和以草木灰肥田等事。桑树截干涉及到西汉时期地桑形成的重大问题,而汉代文献和画像资料皆不见汉代地桑的迹象。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以往的认识都有修正之必要。"种桑法"应意译为:黍、桑同时播种,间作套种,黍、桑一起长出后,对桑行中的桑进行间苗,锄掉多余的桑,使稀疏得当。等到桑行之间的黍成熟了,割取黍穗,桑苗与黍的秸杆一样高,用快镰割掉黍杆,晒干,等到风力、风向合适的时候,放火将桑行间的黍杆迎风烧掉,再把草木灰培于桑苗下作为肥料。可见,这里并未涉及到桑树的截干和地桑的形成等问题。
其他文献
《氾胜之书》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农书”之一,其作者在汉唐文献中或写为“氾胜”,或写为“氾胜之”,现在一般都写为“氾胜之”。$$(一)$$氾水的故道在今山东曹县北,是从古济水分出的
报纸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脑和手机成为网络的链接工具,网络也随之高度普及,逐步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对于社科普及来说有着独特优势。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
紫外探测作为一种具有实用和应用前景的新兴探测技术,已经在天文、光波通信、环境监测、成像技术、火焰传感以及未来的储能和光电集成电路等领域上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而众
《氾胜之书》“区田法”中有“积穰于沟间”语,石声汉对“穰”字存疑,推测其可能作肥料用;万国鼎和缪启愉认为“穰”与区田生产相矛盾,系“壤”字之误。区田法并非大田农业生
国民待遇原则既是国际经济法的传统议题,也是重要的法律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自由化深入发展,国民待遇被引入到国际投资领域,进而成为国际投资法的重要原
目前,我国担负遥感、遥测和遥控业务的有关卫星地面站,其跟踪系统多为采用单脉冲跟踪体制的单脉冲雷达系统,主要原因是该体制跟踪效果良好、节省信道资源、可靠性较高。单脉
排球运动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体育运动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再加上排球运动易娱易乐的特点,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所喜爱。20世纪80年,随着中国女排在国际大赛中取得的五连冠的优异成绩
在现代光学测量领域中,曲率半径是光学透镜最基本的参数之,其精度将直接影响透镜的焦距等光学参数,而这些参数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光学系统的综合性能。因此,曲率半径需要高精度
在我国铁路交通行业,针对整个铁路箱涵下穿铁路施工过程中,提升箱涵下穿铁路顶进施工质量,能够确保提升整个铁路的安全运营。基于阳安二线站前工程YAZQ-2标段施工,浅析了箱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