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老龄人口问题研究

来源 :昌平区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昌平区老龄人口的现状分析,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抓落实,总结老年工作的方式方法,认真切实地解决好老龄化这一社会当前最为迫切而又涉及长远的问题。
其他文献
宁国市地处皖东南,毗邻苏浙沪,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和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市。全市辖13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48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097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其中农业人口万。县安徽省重点山区县市之一。
永春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土地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70%;总人口55万,农业人口占72%。长期以来,我县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大力发展芦柑生产。全县所有行政村、70%的农户种植柑桔,芦柑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柑桔鲜果出口量居全国县级首位,是著名的“中国芦柑之乡”。芦柑产业已成为永春农业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促进了永春经济的繁荣发展
自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以来,三元朱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带动了全村乃至全市蔬菜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全村经济的快速增长。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突破9800元,其中80%的收入来源于蔬菜产业,村总收入由1978年的17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3308万元,银行储蓄额由1978年的6800元增加到2005年的1680万元,公共积累超
赣州市地处江西省南部,又称赣南,毗临东南沿海、港澳地区。属典型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是我国“橙类适宜区”和柑桔优势带。总人口846万,其中农业人口676万,总面积3.9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70万亩,山地4530万亩(宜果山地450万亩)。近年来,我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山地和区位优势,积极运用“一村一品”的成功模式与理念,深入贯彻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大力发展脐橙产业,先后实施“兴
双柳街地处武汉市新洲区东南,北靠烟波浩渺的涨渡湖,南接浩浩荡荡的长江。版土面积164平方公里,辖41个行政村,3个社区,2个农场,总人口6万人,耕地面积7.47万亩,水面3万亩。是“武汉市重点无公害蔬菜生产专业街”、“湖北省六大优势农产品板块基地,,和“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2005年生产蔬菜50万吨,销售收入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
广东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从1995年开始,连续12年在全省范围内卓有成效地开展“一乡一品”活动,立足自然地理优势,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质优、特色、高值”优势农产品,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优势农产品产业带逐步形成,特色效益农业长足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农业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农业效益不
广州市水沥村位于广州市北郊,隶属于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有900多农户,人口384_6人,耕地面积3900多亩,主要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近几年在上级政府部门的扶持下,确立了发展“一村一品”红葱生产为目标,通过加强专业市场建设,实现了“农户+基地+市场”的产业化生产方式,创造了拳头品牌产品“水沥红葱”,实现了产销形式及经济效益的跃升。目前,本村年种植红葱3000多亩,带动周边区镇发展红葱生产面积600
宜州市位于桂中偏西,是闻名海内外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大县(市)。全市总面积38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47万亩,农业生产在全市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约占全市GDP的67.4%,全市人口61.5万,农业人口51.1 7YA,占83%,壮、瑶、仫佬、水、毛南等少数民族占全市人口的83%。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
凉山州会理县是我省的石榴主产区,所产石榴闻名全国,距县城30公里外的铜矿村,幅员面积8.3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240户,1076人,属典型的浅山丘陵带,海拔1400—1700米,系亚热带半湿润地区,光热充足,是发展石榴生产的最适宜区。过去的铜矿村,由于土地贫瘠,水源奇缺,人畜饮水十分困难,自然生活条件恶劣,八十年代初,全村农业总产值不足25万元,人均纯收入也仅150元,“家徒四壁空荡荡,用钱
为了推动昌平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对全区学前教育现状做了专题调研,并就今后一段时期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