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室隔综合征7例诊治体会

来源 :第三届全军胃肠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普通外科热点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腹内压进行性升高并出现心血管、肺、肾等脏器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继发于腹部损伤者称原发性ACS,继发于烧伤、躯干、骨盆等非腹部损伤者称继发性ACS。ACS临床少见但发病凶险,死亡率高达50[%]以上。本科自2000年6月以来收治7例,大量研究表明:休克后大量的液体尤其是晶体复苏是ACS尤其是继发性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CAC),是一种新型吻合器,由以色列尼泰医疗技术公司生产。一般是以侧侧吻合的方式,行结肠之间的吻合。本研究除观察了结肠间吻合外,还进一步观察了小肠之间及小肠与结肠之间的侧侧吻合,对吻合质量及排出速度进行连续观察。从本组病例看,新型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的使用是安全可靠的。
ACS(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是在危重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而又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本院普外科收治各种疾病合并腹腔高压综合征患者21例,指出尽管腹腔减压手术是治疗ACS唯一可能有效的手段,但必需早期发现和治疗剖腹减压术本身导致的一些病理生理改变,如大量的液体丢失、手术中每分通气量显著增高和呼吸性碱中毒、术中腹腔
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与其运动能力密不可分,而有效迁移行为的达成又来源于胞内、外调节因子对细胞骨架动力装置所赋予的驱动力以及细胞骨架成分介导粘附所提供锚定力间的协调运作。Tiam1正是作为重要的细胞骨架结构调节因子,而与肿瘤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本实验通过检测Tiam1蛋白在具有不同侵袭、移行能力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初步探讨了Tiam1表达与胃癌细胞侵袭、移行的关系,并对其细胞形态学结构基础进行了简要分析。
同种器官移植后,移植物实质细胞凋亡,产生移植排斥;间质浸润细胞凋亡,产生免疫耐受。排斥反应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均可引起细胞调亡。本实验将己构建的pAdTrack-CMV-TGF-β1转染未成熟DC,再输入受鼠体内,观察其对大鼠小肠移植后小肠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TGF-β1修饰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在诱导大鼠小肠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对其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进一步进行研究。
Seprase是具有凝胶酶活性并与质膜结合的丝氨酸蛋白酶,目前研究发现,Seprase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呈高表达,其在肿瘤基质中的表达与长期存活率相关,但有关Seprase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病理生理特征却鲜有报道。本文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了Seprase在人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以探讨其表达同肿瘤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是“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在机体抗感染、抗肿瘤免疫及免疫排斥中有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 DCs上B7信号途径对于DCs激发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有重要意义。B7信号途径主要包括B7-1和B7-2,可结合T细胞上的CD28以提供辅助刺激信号(第二信号)。而T细胞上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ytotoxoic T Lymphocyte Assoc
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 TMA)是将数十个到上百个的组织样本整齐有序地排列在同一张载玻片上而形成的微缩组织切片,所以又称组织芯片(tissue chip)技术。通过这种方法,本文在常规大小载玻片上排列了2560个组织芯,证明了这一方案的可行性,为制作大容量的组织阵列提供可行的方案。利用此阵列组思想,制作了大肠癌及相关组织的组织微阵列,并探讨了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T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Ⅱ,IGF-Ⅱ)是一种与胰岛素同源的多钛,并具有胰岛素样活性,引起不同类型细胞的有丝分裂,由67个氨基酸组成的肤类生长因子,对多种细胞发挥促有丝分裂和促分化作用。目前普遍认为,IGF-Ⅱ在多种肿瘤,如wilms瘤、横纹肌肉瘤、乳腺癌和结肠直肠癌的形成、进展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结肠直肠癌组织中IGF-Ⅱ的表达,探讨
精氨酸酶(ARG)是肝脏中的一种水解酶,它是三聚体结构,在鸟氨酸循环的最后过程中起催化作用最终形成尿素和鸟氨酸,近年来发现这种酶已经在哺乳动物的组织中被发现,它能和鸟氨酸一样供给细胞,预防生物合成聚胺、并在细胞增生和分化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有诱导分化癌细胞作用。近年发现在患肿瘤和肝病病人的血清中,此酶活性都较高。因此国内外学者均对精氨酸酶能否在癌症患者组织中和血液中准确稳定的检出感兴趣,并进行了
Rotondo等在1993年最早提出“损伤控制”(DC)这一概念,要求对发生致命性损伤的患者尽快实施简略的保命手术,待机体生理储备恢复至接近正常后再实施损伤确定性修复,他们报道合并腹部大血管损伤的DC病人实际存活率达到了77[%]。从此,开始有大量的文献报道DC在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的发展,及其在胸外伤、泌尿系统损伤、周围血管损伤和骨科病人救治中的应用。总结起来,“损伤控制”强调在严重腹部创伤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