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非医攻博教育的几点感想

来源 :2008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非医攻博研究生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1964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作者对非医攻博对中医学的作用,非医攻博教育存在的问题两大方面的感想。最终认为,目前学校对非医攻博是相当重视的,如果能切实做好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工作,相信非医攻博专业会办的更好。
其他文献
相变储能冷却系统是用于短时大功率电子设备热管理的重要技术,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控制是该系统在应用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以NH3为制冷工质,针对10kW热源的储能冷却
  本文作者对非医攻博专业培养模式提出了若干构想,其内容包括:非医攻博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选拔模式及教学方式三大方面。
  “非医攻博”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史上的创举已经走过了七年的历程,认真总结过去几年的办学经验,分析不足之处,提出解决办法,完善培养模式,从而使这个新兴专业更加茁壮成长。
以改进Hummer法制备的薄片状氧化石墨烯(GO)为载体和模板负载钴离子,然后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得纳米金属Co/石墨烯磁性复合吸附材料(Co/rGO),并将其应用于对Cu2+的吸附和脱除,以
热浸镀Al-Si合金涂层是一种有效的现代钢铁防腐涂层,但熔融Al-Si合金腐蚀己成为热浸镀Al-Si合金生产线沉没辊及其备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工作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
  本文探讨了非医攻博专业办学和学习的一些个人体会和看法。作者认为,学生素质会比较大程度上影响专业现在和将来发展如何。所以学校在招生面试时,同等条件下,应该选择对中医
  本文作者针对非医攻博专业的特殊性,介绍了自己对培养计划的一点想法,与老师和同学共同探讨。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增加中医的比重;其次还可延长中医学一些科目比如四大经
  本文统计“非医攻博”专业2002~2008六届研究生的生源结构,以及2002和2003两届毕业生的博士阶段专业方向和就业情况,做出一些思考和分析,对当前实施的培养模式提出建议和意
  本文对作者学习中医期间的一些体会进行了总结,其内容包括:中医理论知识的构建需要具有中华文明知识作为基础,中医学习中需要一颗纯净的心,要学习古代名医的学习的方法。
本文报道了凤台县1982~199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人间疫情、兽间疫情监测及控制效果。自1957年治淮水利工程某工段发生首例病人以来,病例逐年增多,疫区逐渐扩大。1959~1993年共发病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