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白舌与证素关系的研究

来源 :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BCCPANJ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淡白舌与证素的关系,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 方法:对7680例当代名医医案、1018例临床病例中淡白舌与证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淡白舌对证素的诊断权值。 结果:病性证素中,阳虚、血虚、气虚不仅在淡白舌病例中出现频率最高,它们出现淡白舌的比率亦较高,淡白舌对它们的诊断权值也是最高:病位证素中,脾、肾在淡白舌病例中出现频率最高,它们各自出现淡白舌的比率亦较高,且淡白舌对它们的诊断权值最高。 结论:淡白舌与病性证素阳虚、血虚、气虚及病位证素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化影像学广泛开展和普及,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医学影像学教学。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医专业学生学习《医学影像学》的特点,本文制作了一部针对本科学生的CAI课件,对中医系学生实施了教学,并进行效果分析。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发展较慢,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单纯手术即可获得理想疗效,但对术后残存及未分化癌,放射治疗可作为其治疗手段。
通过“模拟病人问诊实验”的训练,尝试中医问诊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随机分组对照和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探讨“模拟病人问诊实验”教学法的效果。结果显示:本教学法对学生掌握问诊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有直接的帮助,尤其是在问诊态度、言谈举止、表情、接人待物等方面,对学生思想教育意义较大;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学习效率,能更好地在课堂上消化所学内容,从而利于掌握教学内容。
对傣医著作《档哈雅龙》《风病条辨译注》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傣医主要从1.辨病种。2.辨症。3.辨病、辨症相结合。4.辨病性、病位。5.辨病因、病机。6.辨时间、季节、气候。7.辨年龄。8.辨病情发展趋势八方面对疾病辨识。结论:傣医文献中已具备系统的辨识疾病体系,应加强综合研究,综合应用。
SP病人教学模式引入到中医教学和考评,有利于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医患交流沟通技巧,可解决某些临床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缓解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矛盾,不断提高中医教学质量。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熟练掌握诊断技能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学生中进行了诊断技能强化训练等加强实践教学的实践,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文章从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诊断逻辑思维能力是医学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潮流所向、有助于医学生诊断思维的纯化、有助于总结临床发观以使之上升为理论、有助于中医教学和传授四个方面探讨了其必要性及其意义,并指出如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诊断逻辑思维能力,最后提出了建立《中医诊断逻辑学》的设想。
通过对9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24h尿蛋白定量(Upro)指标的检测,显示该指标变化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以脾肾阳虚证升高显著,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可将24小时尿蛋白含量作为辨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一个参考指标。
失眠病证中医证型虽十分复杂,但就其临床表现与五脏的关系可分为五类,分属五脏,具体有:失眠主症以迟寐、不寐为主者责之于心,其病机为气、血、痰、瘀、寒、热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心神不入于舍。失眠主症以多梦、梦呓、甚则梦魇、梦游为主者责之于肝,其病机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肝魂不入于舍。失眠主症以思虑纷纭而致迟寐或不寐为主者责之于脾,其病机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脾意不入于舍。失眠主症以易寤、频寤为主者责之于肺,其病机为各种
本文从文献研究角度探讨心悸与五脏的关系,认识到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但与肾、脾、肝、肺四脏密切相关,五脏之气血阴阳亏损,或瘀血阻滞、水饮内停、痰火内扰等都可致心动失常而发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