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转运蛋白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替米沙坦药动学的影响

来源 :第九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a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及高血压患者MDR1 MRP2OATP1B3三种转运蛋白的基因多态性对替米沙坦药动力学特征及降压疗效的影响。 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内切酶(PCR-RFLP)的方法对19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及58位符合要求的高血压患者的加MDR1 C3435T、MRP2 C3972T、OATP1B3T334G和OATP1B3 G699A位点进行基因分型。HPLC-FLD法测定血浆中替米沙坦的药物浓度。使用SPSS 13.0软件包比较基因型组间替米沙坦药动学参数及疗效闻的差异。 结果:MDR1C3435T、MRP2 C3972T、OATP1B3 T334GG和OATP1B3 G699A位点的等位基因发生频率与文献报道一致,其中OATP1B3 T334G和G699A位点间呈完全连锁不平衡。替米沙坦药动学参数在健康受试者及患者中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统计学结果显示健康受试者中替米沙坦的药动学参数在各转运体不同基因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患者中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对替米沙坦的稳态谷浓度没有影响,MRP2 C3972T基因多态性与治疗前后收缩压的变化值有关,基因型为397TT的个体表现出更好的降压效果。 结论:MDR1 C3435T、MRP2C3972T、OATP1B3T334G/G699A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替米沙坦的药动学参数间无相关性,但MRP2 C3972T多态可影响替米沙坦降低收缩压的作用程度。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氧化苦参碱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CHB患者及健康自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含rhGM—CSF+rhIL-4及氧化苦参碱(0.5mg/ml)培养条件下制备单核细胞源DC。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的形态;MTT法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DC的表型;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12的含量。结果:与CHB未处理组比较
目的:探讨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在改良病毒运送培养基中的存活能力和保存时间。方法:将病毒分别接种在基础病毒运送培养基和1%、2%、4%BSA的改良病毒运送培养基,置25℃、4℃、-20℃、-80℃保存1天、3天和6天,然后以空斑形成法测定其病毒滴度。结果:①流感病毒在改良病毒运送培养基中置25℃、1天病毒滴度3×104PFU/mL)。所测流感病毒滴度均高于基础病毒运送培养基。②呼吸道合胞病毒在改
目的:了解我院2007年临床分离常见革兰氏阴性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12月我院连续分离的非重复菌株,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II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WHONET 5.4软件分析试验结果。结果:2007年1月至12月我院共分离出1855株非重复革兰氏阴性菌,分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
目的:运用RNA亲和捕捉系统从人肝细胞cDNA噬菌体文库中筛选与丙型肝炎病毒负链3UTR RNA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方法:通过体外转录方法获得HCV(1b型)负链3UTRRNA,与生物素化的寡聚核苷酸杂交后偶联于链酶亲和素磁珠上,与人肝细胞cDNA噬菌体文库通过亲和捕捉、扩增的过程反复筛选与HCV负链YUTR RNA特异性结合的重组噬菌体,对筛选后得到的噬菌体进行序列测定和BL,AST基因同源性分
目的:研究羊布鲁菌外膜蛋白Omp25d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以及纯化。方法:根据羊布鲁菌M5株外膜蛋白Omp25d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大小约为650bp的目的基因片断,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重组质粒pGEX-4T-1—Omp25d。在大肠杆菌中将该蛋白表达并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用Western—blot分析方法鉴定GST—Omp25d蛋白。结果:成功构建了pGEX-4T-
目的:探讨CpG去氧核糖寡核甘酸(CpG—ODN)对花粉抽提物(JCP)诱导的Th2型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方法:将CpG—ODN经腹腔注入BALB/c鼠后,用JCP经鼻致敏鼠,提取肺组织细胞,体外培养,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12)及Th2型细胞因子(IL-4,IL-5,IL-17)分泌水平:姬姆萨染色法分类并计数肺组织内炎症细胞数量:ELISA方法检测血清
罗通定,又名左旋延胡索乙素,为非麻醉类镇痛药,具有镇痛、镇静、催眠及安定作用,是《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收载的药物品种。本文通过改变化学及物理条件,制备获得了罗通定药物的多晶型固体物质状态,利用多种分技术对罗通定晶型物质状态进行了特征性表征,利用生物学的整体动物评价技术揭示罗通定药物的晶型物质状态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目的:研究多次口服奥美沙坦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方法:10名受试者第l天和第8~14天,每天口服20 mg奥美沙坦片。采用HPLC-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奥美沙坦的血药浓度。利用DAS Ver 2.0和SPSS13.0计算药动学参数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次和多次口服20mg奥美沙坦片达稳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o→t分别为(3356.3±865.9)、(4764.7
目的:本研究着眼于糖尿病生理上的必然联系,即体内葡萄糖有氧氧化代谢三羧酸循环(TCA)阶段这一糖代谢必经通路中关键限速步骤代谢酶浓度和生化代谢谱变化,探索和研究糖尿病发病机理,以证明我们关于糖尿病发生与进展和糖代谢关键酶缺陷密切相关的推断。方法:选择符合1999年WH0糖尿病诊断标准病例56例,分成5组:健康人组、糖尿病高危人组、糖尿病前期组、糖尿病早期组和糖尿病中后期组。Elisa法测定糖代谢关
目的:人口服灯盏乙素后,血浆中主要存在其代谢物异灯盏乙素,本实验旨在探寻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及血浆中异灯盏乙素的来源。方法: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考察苷元的Ⅱ相代谢,利用过表达人外排蛋白的细胞膜进行膜囊转运及ATP酶试验,研究四种外排蛋白对灯盏乙素和异灯盏乙素的转运。结果:苷元经体外转化生成灯盏乙素和异灯盏乙素,且以灯盏乙素居多。两化合物对MRP2、BCRP有抑制,IC50分别为75μM,10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