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利用双偏振雷达与常规观测的降水粒子相态反演算法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13859315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降水系统中水凝物粒子相态在人工影响天气、航空飞行安全等研究领域有重要作用,目前降水粒子相态的反演已成为双偏振气象雷达应用的主要方向。本文对不同的雷达偏振探测量以及温度廓线在降水粒子相态反演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尝试提出了一种联合利用双偏振雷达RHI资料与温度廓线数据的基于模糊逻辑算法的降水粒子相态反演方法,并给出了基本形式为Beta型函数的成员函数各参数值。利用英国CMARa雷达数据对一次混合云降水个例进行了反演。结果分析认为:使用反射率因子、差分反射率因子、线性退偏比和温度廓线四个参量作为输入量,可对降水粒子进行有效反演。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以土壤含水量为预报变量的非饱和土壤水模型,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方法发展了土壤湿度资料的同化方案,并进行了单点理想试验及结合陆面水文模型VIC的同化试验.单点理想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完整反演土壤湿度廓线,有效的抑制估计误差的增长,对土壤湿度的估计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观测深度、观测层数对同化结果有一定影响;加大观测频率,可以进一步改善数据同化的效果
利用一个较高分辨率的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在COADS资料的强迫下对海温和环流场进行了模拟,首先揭示了北太平洋海温和环流场年代际变化的主要特征,同时通过设计一组控制试验和四组敏感性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风应力异常强迫下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涡旋和副极地海洋涡旋的响应和调整过程及其相应的海温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模式成功再现了北太平洋SST年代际变化的主要模态.年代际尺度上北太平洋表面流场的异常主要表现为与风应
本文采用时间滞后法(LAF)和增长模繁殖法(BGM)进行了1998年春夏秋冬四个个例月动力延伸集合预报试验,所用模式为全球谱模式(T63L9),资料为NCEP/NCAR提供的全球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文中对两种集合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将集合预报与控制预报、持续性预报以及气候预测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对于月平均500hPa高度场预报,BGM方法总体优于LAF方法,对于旬平均预报,前两旬BGM方法占优,第
使用3、4、5月作为RegCM3不同的起始场,对1998年7月降水分布进行模拟,通过对比发现,总的分布差别不大,但是个别日的误差可以达到很明显。通过比较不同起始场、不同时间尺度的模拟偏差和对比偏差,得到了此次降水模拟的基本特征和降水模拟需要注意到的一些规则。
崆峒山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恩赐,崆峒山的人文景观,是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不仅要促进其发展,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更要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上作出重大贡献.本文根据现有史料和平凉气象记录,描述分析了崆峒山气候,旨在使我们不但了解崆峒山的气候变迁,也使我们合理保护生态资源环境,作用于当地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
本文研制了包括两个正交环天线的磁场测量系统,并在高电压实验室经过了标定,得到了定量化的标定结果,该结果表明制作的磁场测量系统工作稳定可靠。磁场测量系统在人工引发雷电实验中得到了应用,获得了完整的距雷电通道60m处的磁感应强度波形。基于静磁场安培定律和所测磁感应强度,估算得到人工引发雷电0602两次回击的电流分别为39.8kA和29.1kA,与雷电流的实测结果41.6kA和29.6kA接近。磁场测量
Red sprites(又称“红闪”或“红色精灵”)是发生在雷暴云上方的一种巨大放电现象,通常出现在地面上方40~90km之间。为了解我国大陆上方的Red sprites,2007年夏季,在山东沿海地区开展了Red sprites 观测实验(CRSOC)。实验期间共观测到 17次 Red sprites,所有 Red sprites 均成簇(cluster)出现,而且形态多样,有圆柱状,带有天使状
本文利用变分伴随方法结合反问题正则化思想研究了大气边界层GEM模式(考虑了水平气压梯度力、科氏力、湍流粘性力和惯性力四力平衡的大气边界层模式)中湍流粘性系数和地转风参数反演问题。首先写出GEM模式的切线性模式,引入包括稳定泛函的目标函数,利用变分伴随方法推导了伴随模式和目标泛函关于反演参数的梯度表达式,并给出了反演计算方案。最后在就单独或联合反演湍流粘性系数和地转风进行一系列理想数值试验。数值试验
本文利用地面雷电探测网,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常规天气资料,分析一次典型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闪电活动演变特征。整个系统生命史中负地闪占主导地位,正地闪则表现的不活跃。地闪主要分布在较强回波区域内。负地闪主要密集地分布在较强的回波范围内,且多集中在回波强度梯度变化大的区域;正地闪多稀疏地分布在较弱回波范围内。地闪绝大多数分布在低于-40℃的温度区域内,而密集的地闪多分布在温度变化大的区域内。利用大气
根据大别山地区六安地面站1979-1998年的水气压和降水量资料,运用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的经验公式,计算了大别山区的大气可降水量。分析得出大别山区可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各天气系统的降水效率,结果表明大别山区具有很大的增雨潜力;介绍了大别山水库蓄水型人工增雨业务流程和作业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