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护理措施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10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预防ICU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我院ICU 近年来做的预防导管相关感染工作结果 ICU 病房层流不达标、感染患者隔离不到位、操作及护理者违反无菌操作规范、导管接头污染、长时间留置导管等是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 神经危重症患者常伴有不同原因引起的发热,体温升高在普通人群发热与死亡率的增加没有必然联系,对于神经危重症患者,发热和高热与预后不良以及死亡率显著相关;因此采取合适的方法,合理的进行降温对患者至关重要.
会议
目的 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 PASS ABCDE 结构化病情交班模式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 年6、7、8 月交班情况作为观察组,护士采取结构化病情交班模式;2015 年 3、4、5 月交班情况作为对照组,护士采取常规交班方法.
会议
目的 探讨重症脑出血患者不同原因导致的血糖升高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11 年lO 月至2013 年10 月救治的重症脑出血患者,就诊第1 小时内进行快速随机血糖测定,有256 例患者随机血糖异常升高并进一步行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GHb)检测.
会议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临床工作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重症医学科2015 年1 月至2015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清醒患者(GCS>14 分)共80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 例)和对照组(40 例).
会议
目的 对比分析俯卧位与仰卧位联合肺复张分别对治疗重症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比分析俯卧位与仰卧位联合肺复张分别对治疗重症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 年7 月~2015 年11 月已确诊共78 例重症肺部感染低氧血症的病患,随机分成了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 例采取俯卧位肺复张,对照组38 例采取仰卧位肺复张.
会议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患者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 MBP)和 S100β 蛋白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纳入60 例符合诊断标准的DAI 患者随机分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中MBP 和 S100β 蛋白水平,并于治疗后第7、14 天对两组患者采用格拉斯哥评分( GCS) 标准进行评分,3 个月后采
会议
目的 了解重症护理评分表对危重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采取治疗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 对2013 年1 月—2014 年12 月入住ICU 的152 例危重患者实施重症护理评分,分别在患者入住ICU 第1 天、治疗期间、转出当天各进行1 次评分,将所收集的资料采用SPSS21.0 软件处理.
会议
目的 通过分析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Hcy)与急性脑梗死TOAST 分型及NIHSS 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124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进行TOAST 分型并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测定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值.
会议
目的 通过超声筛查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周围血栓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置管部位导管周围血栓的发生率,并分析影响血栓形成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5 年5 月至2015 年12 月留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2 病区)体内置入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导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住ICU 期间使用超声每日检查患者体内中心静脉导管周围血栓发生情况,并记录患者基本信息、住ICU 期间所患疾病、是否围手术期置管等相关
会议
目的 总结15 例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入ICU 的护理经验.方法 术后入ICU 者均行生命体征监测,特别是血压控制.监测心、肺、肾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并发症.结果 本组15 例患者入住ICU 时间为4-55 天,平均12.8 天.若除去放弃治疗病例2 例,入住ICU 时间平均为15.1 天.死亡1 例,好转率可达73 %.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