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无名静脉切除术安全性的初步评估与探讨

来源 :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gx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前纵隔病变累及左无名静脉行左无名静脉切除术的安全性,分析影响左无名静脉切除术安全性的危险因素。方法 随访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胸外科2010 年01 月至2018 年12 月所有行前纵隔病变并左无名静脉切除术患者,对术前、术中、术后各因素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 胶质瘤(gliom as)指神经上皮组织来源的、包括各型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肿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50%[1]。胶质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常规影像学技术也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进步,胶质瘤的诊断准确度越来越高,由既往单纯形态学水平,深入到灌注、功能和代谢等分子水平。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与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cancer,IDC)的超声造影表现特征,以提高DCIS 和IDC 的诊断准确率。
目的 探究胰腺神经鞘瘤CT 及MR 特征,及与病理学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01 至2018.12.31 来我院就诊的患者,筛查出17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鞘瘤患者,肿块病理取材后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总结其CT 及MR 特征,并与病理相关指标对照.影像学特征包括形状、大小、边缘、密度、信号强度、继发性改变和肿块强化模式.
目的 肺癌已成为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病患生存率的关键。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低剂量螺旋CT 已逐渐成为肺癌早期检测和诊断的主要手段。在CT 影像上,磨玻璃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是最常见的肺结节征象,也是早期肺腺癌的主要表现之一。因此,对磨玻璃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是肺腺癌早期诊断的关键。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生物学因子及分子分型的MR 影像学特点.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8 年9 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51 例,均行乳腺DCEMRI扫描,根据MRI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描述乳腺癌的MR 表现.术后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ER、PR、HER-2、Ki67 的表达情况,根据2013 年St.Gallen 国际乳腺癌会议上专家共识确定乳腺癌的分子分型.采
会议
目的探讨淋巴瘤患者外周血血细胞水平在预测肿瘤特征、疗效、预后中的意义。方法纳入初诊且资料完整的淋巴瘤患者共149 例,收集患者初诊时的基线资料、血常规检测、治疗、疗效及生存资料。
目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胰腺肿瘤多学科,近年来累计完成胰腺肿瘤相关手术近4000 台,如何系统的构建生物样本库,配合医院组织库工作,建成大型医院级生物样本库,样本信息可以赋予样本更高的价值,在管理样本的同时更加注重样本信息的建设,构建完整的样本生态链,为真实世界研究提供基本材料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