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科外固定架针道的护理体会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骨科外固定架针道的护理方法,防止患儿疾病愈合期针道感染并发症的发生,降低针道感染率.方法 运用我院联众数字化病案浏览器对2014年1月—2016年6月159例入住我科行外支架固定术(我科常用的外支架包括:Orthofix外固定架和Ilizarov外固定架),再行外固定架取出术的病历进行资料收集,对整个病程的针道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儿骨科外固定架针道护理的方法.总结护理方法如下:1、运用品管圈、PDCA循环模式进行质量管理,把如何降低骨折术后外固定架病人出院后针道感染率作为活动主题;2、患儿住院期间:观察针道情况,有无红、肿、痛、伤口渗液等情况;氦氖激光照射理疗后换药,换药的同时指导家长如何观察针道情况、行针道换药的方法、怎样护理外固定架架身,保持架身的清洁;指导家长如何进行饮食护理;3、出院时:评估家长出院后针道换药的途径:如住址是否邻近医院或诊所、患儿是否容易搬运、患儿家长是否掌握换药的操作,如家长出院时要求带换药所需材料,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准备换药材料;评估家长是否掌握饮食的护理,并向家长强调饮食的重要性;告知家长科室电话及外固定架QQ群,作为医护人员了解患儿针道情况、家长咨询问题的平台.4、出院后:通过门诊随访、电话随访、QQ群等方式了解患儿院外针道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后复位质量与踝-后足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按要求收集珠海人民医院47例56足跟骨骨折治疗后随访12个月以上患者基本信息和影像资料。
目的 由于严重外伤,局部暴力或压砸伤,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造成患肢截肢常有发生,临床常见这部分病例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延误治疗最佳时机,导致后期治疗非常困难。本研究急诊使用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15例股骨远端、胫腓骨近端严重开放性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患者采用外固定器超膝关节固定结合有限简单内固定进行复位固定,固定后术中变更俯卧位,血管行断
目的 探讨运用数字化技术股深动脉穿支皮瓣血供的三维可视化重建可行性,为临床股深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择8名需行皮瓣移植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CT 血管造影技术获取一侧大腿二维断层图像数据,应用Mimics 软件对股深动脉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利用软件自带测量工具筛选口径、长度及走行适合做吻合血管蒂的穿支。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及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再次于我院骨科取胫腓骨交锁髓内钉的患者62例进行调查,采用疼痛视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评分(American knee score,AKS)、踝关节评分(Kofoed)量表以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medical outcomes study
目的:探讨微创椎体成形术及有限切除肿瘤骨水泥填塞内固定术辅助立体定向放疗对脊柱转移性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对26例临床确诊的脊柱转移癌且伴有疼痛、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进行椎体成形术及有限切除骨水泥填塞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予以立体定向放疗。
目的:评价流程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手术室管理水准,骨科手术室将“流程化管理”这一先进管理理念引入骨科手术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目的 研究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ALDH )的特点和手术效果不佳患者的病理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301 例手术治疗的ALDH 患者的病因、影像学特点和疗效。
目的:总结分析运用Orthofix跟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方法及疗效。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采用跟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骨折患者18例,20个跟骨(其中两例为双跟骨骨折)男15例,女3例;年龄27~56岁,平均39.3岁;左足8例,右足12例。
目的 探讨多切口多钢板结合空心拉力螺钉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3年12月治疗19例胫骨平台骨折。男15例,女4例。
目的:光遗传学是近几年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项整合了光学、软件控制、基因操作技术、电生理等多学科交叉的生物工程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将科学家发现的对光敏感的蛋白基因移植到模式动物体内,通过基因在模式动物体内的翻译表达,之后通过光对动物进行一定程度的行为影响,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目前最流行的几种模式动物的特点以及所应用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