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区农业生产的技术有效性——基于随机边界分析方法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06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enfei7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随机边界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各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有效性的现状及其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研究认为:(1)我国农业生产的平均技术有效性为0.6542,总体上来看,存在较严重的技术无效使用;(2)农业生产的技术有效状态基本上是时不变的,即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3)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东、中、西部地区的平均技术有效性各为0.7290、0.7253、0.5230;(4)农村教育、农村研发、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是影响技术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大农业研发力度、提高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地区倾向性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有效性的重要政策趋向。
其他文献
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看,其主要特征有三:价格稳定很重要;中央银行应依规则行事,实现规则与相机抉择的有机结合;强调政策决策的透明度和对中央银行的责任约束。新凯恩斯主义理论
会议
落后地区通过从发达地区引进技术可以获得比发达地区更快的经济增长,并使得落后经济最终收敛到发达经济。本文在传统的索罗模型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中国区域间技术创新倾向的指
会议
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运用理论模型分析了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技术就FDI对东亚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渠道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的初
会议
本文利用随机动态优化模型的均衡结果,在考虑风险的条件下,分析发展中经济的国际资本流动性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资本流动性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有
会议
R&D活动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促进可以通过R&D的自主创新功能和增强对FDI 先进技术吸收功能两个途径实现。本文通过改造巴罗的领导者——跟随者模型,构建出FDI、R&D活动推动
会议
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我国原油需求、原油进口量、原油生产量和国际原油价格之间的交互响应过程。结果表明:我国原油进口中确实存在着严重的“量价
会议
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通常被描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但对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成机理,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特别是,倒U型曲线的转折点背后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对
会议
依据1985-2003年间的面板数据,本文从行业的角度研究了区域经济的收敛性,并运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解释这种现象。实证结果表明:除中部的工业外,其余各行业在三大地区都存在收敛性
会议
本文测算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中的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并利用现代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建立了三者之间的
会议
城镇化战略是"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