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NS/RCS粒子散射束流损失研究

来源 :第八届(2012)北京核学会核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快循环同步加速器(CSNS/RCS)中,质子束流在加速过程中会与一些器件(如剥离膜、准直器、散射引出膜等)相互作用,产生粒子散射并导致束流损失。本工作首先利用ORBIT模拟RCS束流注入过程,并用FLUKA模拟注入束流穿过剥离膜的粒子散射过程,计算剥离膜散射所造成的束流损失。其次,模拟质子束流与准直器相互作用的粒子散射,计算质子束流与不同尺寸的次级准直器相互作用的吸收效率,作为对次级准直器优化的依据。最后,研究CSNS/RCS膜散射引出方案,利用FLUKA对不同引出方案进行模拟并比较,得到最佳的可行性方案。
其他文献
对某软土重塑样分别进行等向固结和K0固结条件下的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固结条件、不同围压下软土的强度和应力应变特性,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低围压下,等向固结三轴压缩试验和K0固结三轴压缩试验土样破坏时的主应力差差别不大,随着围压增大,K0固结条件下试验土体的主应力差要明显大于等向固结条件下的试验土体;与等向固结相比,K0固结条件下的土体粘聚力c值减小,而内摩擦角增大;土体呈现剪缩特
利用装有压电陶瓷弯曲元的双向振动三轴仪对饱和黄土进行了循环荷载试验,并根据静力固结条件下黄土的动剪模量发展规律建立了基于哈定方程的拟合曲线;将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剪模量与静力固结下的动剪模量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根据轴向应变的发展规律,确定了以上2种条件下动剪模量产生差异的原因:试样结构性破坏,土颗粒重排列,土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对于振动过程中的暂停对试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由于暂停时间很短,可以忽略
在对固体中的D、T进行PBS分析实验中,质子的多次散射影响不可忽略。本文采用简单的线性修正方法,通过数据分析获取质子在不同材料中,多次散射计数与道数的拟合线性关系,获得满意的修正结果,总的分析误差可控制在10%以内。
在进行磁悬浮控制棒驱动线的综合性能试验时,发现部分密封管的外壁产生严重的不可接受的划伤。通过控制棒驱动线运行的温升试验、解体试验,发现加工制造过程中的残留切屑、局部结构的不合理、滑动副部件的材料选取不当是造成密封管产生划痕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密封管外部进行渗氮处理、清理间隙槽内的加工残留物,钝化各锐角,更换限位套的材料,增加连杆上的导流孔等整改措施后,进行了驱动线的运行考验和快速落棒试验,未发现产生
介绍了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制备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UO2核芯的溶胶凝胶工艺各种废料的产生情况.针对各种废料的特性,分别进行处理,实现回收再利用.对工艺中产生的含U废液先进行沉淀处理,经1次煅烧后溶解性差,必须将沉淀进行煅烧-还原-煅烧工序后才能实现再利用.对最终烧结球中的不合格品直接进行煅烧处理,将UO2转化为U3O8,即可再利用.各种废料回收后均可作为原料生产UO2核芯,综合回收率为99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离子初始速度对等离子体鞘层厚度的影响,建立了理论计算公式和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离子初始速度对鞘层厚度的影响因子.在离子初始能量为3.2 eV情况下,用粒子模拟程序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与理论计算得到的空间电场分布十分接近.
电子轰击金属靶产生的中子源,可用于核素反应截面测量实验.为利用7.5 kW、15 MeV电子加速器作为驱动加速器,产生适用于核数据测量实验的中子源,相应开展了该功率下的中子靶站设计.研究中,依据蒙特卡罗程序MCNPX模拟计算的中子源数据,分析优化靶站结构;计算得到靶体能量沉积,导入商用CFD软件CFX中作为热源,模拟分析靶体对流传热性质,优化冷却通道模型,安全实现中子靶站冷却.本研究模拟设计的靶站
材料中氢同位素行为研究是确保聚变堆安全和经济性的关键问题和重要研究方向.为研究材料中氢同位素的扩散、释放、居留等特性,建立了一种联合四极质谱仪(QMS)的热脱附谱(TDS)实验方法,解决了TDS系统超高真空、低氢同位素质谱本底、线性升温速率控制以及灵敏度标定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通过涡轮分子泵和二级溅射离子泵实现了优于1×10-7 Pa的超高真空,本底H2分压降至1×10-9 Pa.通过MCGS直流
在端电压为3 MV的AMS装置上实现36Cl及其他中重核素的高灵敏测量是AMS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充气飞行时间探测方法中36S的压低能力,本文研究了36S和36Cl在P10、异丁烷和丙烷气体中的能量歧离和角度歧离。在32 MeV的入射能量下测量了几个地下水样品中36Cl的含量,测量结果与72 MeV能量下的测量结果相符。测量结果表明,采用充气飞行时间探测方法在3 MV的串列加速器上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快循环同步加速器(RCS)是强流质子加速器,对环中真空元件的阻抗研究是判断束流能否稳定运行的重要依据。通过正确估算环中元件阻抗,可及时对元件的阻抗进行有效控制和防止束流不稳定性发生,从而减小束流损失。本文利用CST电磁场仿真软件给出了RCS环中高频腔及准直器的耦合阻抗,并探讨了bus-bar结构对高频腔本身及束流稳定的影响,发现需重新设计bus-bar结构使腔固有频率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