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影响下的花岗岩小流域风化特征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江西东北部的花岗岩小流域为例,利用河流水化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的方法,通过对河水的阴阳离子含量、Sr同位素测量,探究人类活动对流域风化的影响作用。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选取福建木兰溪流域的一个花岗闪长岩风化剖面,以及沿流域采集的木兰溪河漫滩沉积物样品,系统分析了风化沉积物的Li同位素组成,并与全球发表的表生Li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比较。数据结果显示,花岗闪长岩风化剖面中的Li元素及相应的同位素组成在4.3m左右存在一个显著的不连续面;剖面下段的同位素组成较上段偏重,可能反映了地下水位的存在。上下两段均存在从表层到底层同位素组成变重的现象,这说明上层淋失掉的重L
大洋铁锰结壳是海水中许多微量元素重要的汇.但是,其作为铬同位素的汇的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本文首次报道了现代大洋铁锰结壳的铬同位素数据.结果表明,较轻的铬同位素优先从海水进入到铁锰结壳中,其分馏为-2.3到-0.7‰,平均值约为-1.2‰。如此大的分馏是在铁锰结壳沉积时,溶解的Cr(VI)阴离子吸附到Mn氧化物造成的。模拟敏感度分析表明,海洋中Mn氧化物的沉积会显著提高海水的δ53Cr值。因此,
新元古代冰期结束后沉积的盖帽碳酸盐岩,记录了冰期结束后海洋化学和古气候的剧烈变化,目击了地质历史上最早动物的出现,是理解埃迪卡拉纪早期地表环境与生物演化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窗口.但是由于没有合适的地球化学指标,对盖帽碳酸盐岩沉积时期的生物生产力变化缺乏有效的制约。近些年来,锌同位素体系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海洋学参数,能够用来示踪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盖帽碳酸盐岩锌同位素组成进行
The Sea of Marmara is an inland sea located within the Turkish territory that connects the Mediterranean Sea with the Black Sea.It is an active subsiding marine basin that is crossed from east to west
在本研究中,分析了加拿大西部和日本深海沉积地层样品中黄铁矿的多硫同位素组成。在二叠纪末生命灭绝之前、生命灭绝期间和生命灭绝之后的地层中,都出现△33S负异常的硫同位素记录。根据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硫同位素分馏原理分析,△33S负异常的硫同位素数据指示了在不同环境下生成的黄铁矿的混合过程,而硫化环境的存在是产生混合过程的主导因素。二叠纪末生命灭绝事件与△33S负异常的硫同位素记录在时间上具有高度一
为了进一步探索OAE2期间东特提斯区域的海水氧化还原状态,对藏南定日地区贡扎剖面c-T界线附近地层进行了氮同位素组成(δ15N)分析。结果显示贡扎剖面在OAE2期间发生了剧烈的氮循环扰动,δ15N在OAE2大洋缺氧事件开始时发生了显著负偏,并且在整个OAE2期间维持在较低的值,可能反映了东特提斯洋水体缺氧区域扩张导致生物可利用氮的减少和生物固氮作用的加强。另外,海洋动物灭绝和氮循环扰动的同时发生表
本文对渝东南地区钻孔获得的牛蹄塘组黑色页岩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C同位素,Mo同位素以及Re-Os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牛蹄塘黑色页岩Re-Os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牛蹄塘下部还原条件下的样品能更好的反映沉积年龄.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可以分为两个具有不同化学特征的部分。δ98/95Mo值总体上也表现出了下部具有较高值,上部具有较低值的特征。Mo和Re具有极其相似的性质,在还原条件下会大量沉积,而且海水中的
在古海洋环境演化和重建中常用的动态数值模型,可以有效地研究古海洋的同位素和元素含量变化,从而揭示其变化起因。本研究基于海洋Li混合均匀的前提,从Li含量和同位素质量守恒上出发,建立、实现Li的计算机动态箱子模型,挖掘引起海洋Li同位素变化及陆源输入变化的起因,从而进一步研究全球古海洋环境及古气候变化情况。
覆盖在新元古代Marinoan冰期之上的帽碳酸盐岩发育许多奇特的沉积结构,如席状裂隙、似帐篷状构、孔洞、层状扰动间断和角砾等,现在对这些沉积结构的形成还存在很多争议.中国华南地区贵州五河剖面的盖帽碳酸盐岩中普遍发育这些特殊的沉积结构,通过岩相学分析,在这些沉积结构中可以识别出两类碳酸盐胶结物,分别称为C1和C2胶结物。其中C1胶结物主要是白云石,沿裂隙或孔洞边缘充填且其长轴垂直于边缘,呈现等厚边状
对当前发表的有关偶数Hg同位素异常的文章和数据进行初步总结,结合样品地球化学特征、气团轨迹模型、气候特点和以往研究结果,探讨Even-MIF可能的产生过程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