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里关地面臭氧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

来源 :第22届中国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大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z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臭氧是对流层大气中的重要氧化剂,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和气态污染物。大气的氧化能力、气候和人类与生态健康都会受地面臭氧浓度的影响。因此,地面背景臭氧的长期变化趋势的监测与研究对于环境与气候变化的评估至关重要。有关背景站点地面臭氧的长期变化趋势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欧洲与北美地区,而我国与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尚且缺乏相似的研究。本研究中,对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瓦里关全球本底站1994-2013 年期间所观测的地面臭氧展开了变化特征、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影响要素的分析。为了得到更可靠的长期变化趋势,除了最常见的线性拟合法以外,我们还采用了Mann–Kendall 趋势检验方法和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分析方法。利用HHT方法还可以得到地面臭氧浓度变化中不同周期的变化信号,针对不同周期的信号,我们探讨了有哪些因子可能导致这样的变化规律。另外,针对不同季节的变化趋势,我们通过轨迹分析、模式模拟和数据资料分析等多种途径探讨了环流变化、平流层对流层交换以及跨区域输送对瓦里关地面臭氧浓度的潜在影响。
其他文献
Soot particles exerts profound impacts on air quality and climate because of its high absorption cross-section over a broad range of electromagnetic spectra,but the current results on physical propert
大气自由基在大气化学和空气污染中起着核心作用,它控制着大气的氧化能力,主导空气中一次污染物的去除和二次污染物(如O3、二次有机气溶胶等)的生成。大气中自由基的来源主要有O3、HONO、HCHO和其他羰基化合物的光解以及不饱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臭氧化反应,同时大气中也发生着复杂的自由基循环。基于自由基化学在大气中的重要性及其来源与反应过程的复杂性,探究自由基的来源与大气化学过程对空气质量研究
大气细颗粒物(PM2.5)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PM2.5因其复杂的物理化学特征,会对大气环境、气候以及人类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大气PM2.5 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PM2.5 的化学成分具有高度的时空多样性,来源也非常复杂,开展我国典型污染地区大气PM2.5 污染特征及来源的研究尤为必要.
Measurement of atmospheric mercury speciation was conducted in a coastal cit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China from July 2013 to January 2014,in conjunction with air pollutants and meteorological para
城市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沉淀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主要包括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河道污泥,下水道污泥和地沟泥等等.在“十二五”期间,全国规划建设污泥处理处置总量将达到5.2×106 t/year,污泥处置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挑战.目前,污泥的处理方式逐渐由简单的就地堆放和填埋转向对污泥的综合利用.以城市污泥作为低质煤燃料,在火力发电厂焚烧炉或其他化石燃料厂中掺合焚烧成为
Continuous in situ measurements of optical properties of fine aerosols(PM2.5)were conducted in the urbanized coastal city Xiamen in Southeast China from November 2013 to January 2014.PM2.5 samples wer
本研究通过对厦门大气氨(NH3)、PM2.5、雨水等为期一年的采集,结合在线观测的大气污染物、气象因子等,分析探讨了沿海地区城市不同季节大气NH3 的赋存特征、转化机制以及降雨对NH3 的清除.结果表明,厦门大气NH3 浓度呈现出季节性变化特征:夏季(26.47±4.28μg/m3)>春季(7.22±5.54μg/m3)>冬季(5.52±4.23μg/m3)>秋季(3.26±3.00μg/m3);
气溶胶酸度对大气酸沉降和某些非均相反应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认识沿海城市气溶胶的酸度,本文在各个季度对厦门市四个不同功能区(商住区、工业区、风景区和码头)进行细颗粒物(PM2.5)样品采集,利用离子色谱仪分析PM2.5 中水溶性无机离子([Na+]、[NH4+]、[NO3-]、[SO42-])的浓度,计算气溶胶和非海盐气溶胶的强酸度和中和度;利用AIM-Ⅱ模型计算原位酸度、[HSO4-]浓度
臭氧是对流层大气的关键痕量组分,在气候变化、区域空气质量以及大气化学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地表高浓度臭氧会危害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因此,研究区域背景大气中臭氧的长期变化,有利于科学评估人为活动与区域气候变化和臭氧长期趋势的关系。区域背景大气臭氧的长期变化及其原因在欧美国家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之相比,我国关于对流层臭氧的长期观测数据相对较少。
自然源及人为源产生的含氯气溶胶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边界层大气化学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在远海及沿海地区、森林与农业地区、工业城区等,相当一部分含氯气溶胶与其它组分以内部混合的形式存在,从而改变含氯气溶胶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在大气化学中的作用。为理清典型含氯气溶胶的混合特征及其大气影响,本工作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单颗粒混合状态的测量技术,几种主要含氯气溶胶的混合状态、共存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