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骨皮瓣移植修复掌骨缺损并手功能重建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cne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髂骨皮瓣移植修复掌骨缺损伴软组织缺损的显微手术要领及手功能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皮瓣移植修复外伤性掌骨缺损伴手掌、虎口软组织缺损9例.髂骨瓣大小3×3×1cm~5×2×1cm,皮瓣大小12×10cm~8×4cm.对第1、2、3掌骨缺损并虎口挛缩病例同时行虎口开大成形并拇对掌功能重建.结果 8例髂骨皮瓣移植术后血循环良好,完全成活.1例术后出现静脉危象,表皮肿胀坏死,2周后清除坏死表皮见骨瓣及深筋膜血运良好,植皮后愈合.9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到3年,骨瓣均成活良好,2月达临床愈合.术后3月取除内固定物,功能及外形满意.结论 旋髂深血管蒂皮瓣血供丰富,血管蒂长,解剖恒定,切取方便,适合修复手部掌骨缺损伴软组织缺损、重建手的支柱,并可用于虎口开大成形及拇对掌功能重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会议
目的:报道特殊类型的小儿断指再植.方法:总结自1995年起3岁至7岁细钢丝或细线绞扎致拇指或食指离断伤患儿3例3指再植病例,术中采用血管转位、血管移植桥接方法,平均每指手术时间3小时45分钟.结果:其中1例出现动脉危象,经二次手术探查血管再吻合,血流恢复通畅.3指均存活,长期随防,再植指外观满意、伸屈功能良好.结论:小儿手指血管较细、管壁薄,钢丝、细线绞扎致血管损伤加重,增加再植困难.血管转位、血
目的 探讨半趾甲瓣移植术的供区创面修复方法。方法 趾供区面积较小者13趾采用第一跖背皮瓣、7趾用第二趾动脉皮瓣修复;面积大者采用游离皮瓣修复,其中足底内侧皮瓣3趾,腓动脉穿支皮瓣5趾,跗外侧动脉皮瓣2趾,腓肠动脉内侧支皮瓣3趾。第二趾半趾甲瓣再造手指7趾,其创面均采用趾腓侧岛状皮瓣覆盖。结果 20例术后得6个月-5年随访,其中2例甲缘外露在皮瓣外,18例坶趾、第二足趾外观近似正常,皮瓣平整无破溃,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介绍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手术效果.方法:对3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以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为血管蒂的游离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术后29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痂下愈合.所有病人经1-3月功能康复训练,18例皮瓣坚持随访10-24月,患者对手指修复外观满意,均不要求对皮瓣进行二次整形,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标准:优30例,良5例,可2例;优良
会议
目的:通过吻合穿支动脉提高筋膜皮瓣的存活率。方法:本组5例,其中修复手部创面2例,足踝创面3例,前臂背侧筋膜皮瓣1例,前臂骨间背皮瓣2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3例。皮瓣切取时保留皮瓣内较粗大血管穿支,当切取后发现皮瓣苍白或供血不足。将穿支与创面附近小动脉吻合。结果:手部3例皮瓣完全存活,足踝1例全部存活,2例部分坏死,经换药植皮后创面愈合。讨论:吻合穿支动脉可有效提高筋膜皮瓣的存活率。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