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面粗糙度对孤立波爬高影响的试验研究

来源 :第十九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62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立波在斜坡上的爬高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床面粗糙度对孤立波爬高的影响和其内在的物理机理仍需进一步探究.为进一步阐明两者关系,选用坡度为10°及45°的斜坡模型在波流水槽中开展孤立波爬坡的物理模型试验.斜坡模型以纵向中心线为界,两侧分别为光滑不锈钢床面和粗糙砂纸床面,利用高速相机和波高仪记录相同来波、不同床面粗糙度条件下孤立波爬坡过程和最大爬高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坡度为10°的斜坡模型,床面粗糙度对孤立波的最大爬高有一定的影响,且随着来波波高增大,对最大爬高阻碍作用变大;对于坡度为45°的斜坡模型,斜坡坡度对孤立波爬高的影响大于底面摩阻,不同粗糙床面上的孤立波爬高过程几乎一致.
其他文献
基于OpenFOAM,利用二维数值波浪水槽,对固定方箱与垂直墙间窄缝共振条件下的波浪力进行了数值研究.箱壁系统承受不同频率和高度的正弦入射波并讨论垂直墙前不同坡度坡面对波浪力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地形变化对波浪荷载的影响,包括水平波浪力和垂直波浪力.结果表明:最大水平波浪力和最大垂直波浪力出现的频率均随地形坡度S的增大而减小,且所有这些频率均与流体的共振频率有不同程度的偏离.
基于OpenFOAM自主开发了推板造波求解器,采用动网格技术模拟推板的移动,采用VOF方法追踪流体自由表面,通过在水槽末端设置海绵层克服水槽壁端的波浪反射,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了波浪与板式透空堤相互作用的数值波浪水槽.通过与无孔板式透空堤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建数值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对波浪与开孔板式透空堤相互作用数值计算结果的讨论可知,开孔板式透空堤对波浪的透射与反射系数较无孔
针对开放式养殖海域中风浪大、养殖鱼群缺乏安全防护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层交叉透空管筏式防波堤,该防波堤通过交叉管摩擦耗散碎波来实现消波功能,同时显著减小防波堤的锚系力.通过模型设计、造波池模型试验,研究了波浪周期、波高、筏体封孔率等因素对防波堤透射系数和锚系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防波堤对短周期波浪的消波效果较好,消波率可达到50%,波浪周期越短,锚系力也越小;透射系数相对稳定条件下,筏体封孔率越
基于波浪水槽试验,对挡板在后侧的挡板式防波堤分别在规则波和孤立波作用下对沙质岸滩剖面变化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试验采用1/10和1/20的组合坡进行试验,并分别选取规则波模拟常浪,选取孤立波模拟海啸波,作为两组试验的入射波,考虑挡板在后侧的特种防波堤,并采用不设置防波堤时的岸滩演变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设置挡板式防波堤后,静水面附近水域岸滩剖面在规则波作用下,最大淤积点高度、最深冲
实际海域中波浪是多向不规则波浪,波浪的方向分布宽度对作用在结构物上的波浪荷载具有显著的影响.为了研究方向分布对群墩结构上波浪爬高的影响规律,基于物理模型试验模拟了多向不规则波浪与群墩结构的相互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波浪的方向分布对结构上的爬高影响较大,对于前排墩柱而言,墩柱迎浪面处的爬高随着方向分布集中度参数s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是对于背浪面却相反;后排墩柱迎浪面和背浪面处的爬高随着s的减小而增大.
随着沿海地区人工沙滩建设的日渐增多,对人工沙滩剖面滩面变形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受工程测量的影响,人工沙滩剖面在波浪作用下的滩面变形难以预测.针对这个问题,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测量了受潜堤挡沙坝及护岸限制的人工沙滩剖面在定常水位、变水位及其不同重现期波浪作用下,沙滩在波浪连续作用最长到72h后的滩面变形情况.对定常水位及变水位条件下的滩面变形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初始岸滩坡度1∶
通过系列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坡度、水深、波高、周期作用下的岛礁或岸礁陡坡地形上的波浪破碎点位置;分析了破碎点相对距离(S/H0)随波陡(H0/L0)、礁坪相对水深(hr/H0)以及前坡坡度(m=tanα)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原有公式进行了改进,并对比了改进公式计算值与Gourlay试验值,两者吻合较好.相对于原公式,改进后的公式更方便于应用.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岛礁陡坡地形上护岸工程设计提供指导
以毛里塔尼亚A港工程为例,采用基于"一线理论"的岸线演变数学模型,研究了沙质海岸港口工程上下游岸线演变速率对波浪入射角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相同沿岸输沙条件下,港口工程上下游岸线进退变化速率对入射波向角较敏感,岸线演变速率随波向角的增大而增大.
本文采用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和波浪数学模型,对福建三沙中心渔港工程前后的潮流场和波浪场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采用泥沙回淤公式计算分析港区内的泥沙回淤,为渔港总平面布置方案提供依据.
建立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大唐电厂在现有取水流量Q=40m3/s以及规划取水流量Q=160m3/s条件下,取水对唐山港京唐港区拟建南、北两侧工作船码头泊位水流流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