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刺多糖对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

来源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摘要集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lll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黄刺多糖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以期为预防及治疗糖尿病提供理论支持。采用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多糖低剂量组(BDPs-L)、中剂量组(BDPs-M)、高剂量组(BDPs-H),灌胃28 d后,监测大鼠体重及血糖变化,测定血脂水平、脂代谢酶活性及体内抗氧化酶活等指标。结果表明:黄刺多糖给药第28天,与模型组相比BDPs给药组的血糖、血脂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或P <0.01),其中高剂量组血糖下降39.16%,血脂(TC,TG,LDL-C,VLDL)水平分别降低39.79%,57.53%,45.80%和57.53%;而BDPs给药组的血清胰岛素水平、LG水平有所增加(P <0.05或P <0.01),其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血清胰岛素水平增加1.28倍(P<0.01),LG水平增加89.79%(P <0.01)。研究还发现BDPs组的AST和ALT活性相比阳性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 <0.05或P <0.01)。相比模型组大鼠,经BDPs治疗后大鼠血清和胰腺中的CAT,SOD和GSH-Px酶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著增加(P<0.05或P <0.01),MDA含量显著减少(P <0.05)。病理切片结果表明黄刺多糖能够改善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肝脏病变及胰岛损伤。说明黄刺多糖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通过改善Ⅰ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从而保护胰岛β细胞的损伤。
其他文献
智能可穿戴产品设计在人工智能成为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和数字化时代环境下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智能可穿戴芯片等具有高度智能化、微型化、随型化设备的出现,智能可穿戴产品因为满足了人类数字化、智能化移动系统的需求而前景广阔。目前,智能可穿戴产品的研发尚处在起步期,将智能可穿戴产品融入设计学的研究较少,存在产品开发缺乏创造力、能力不足、消费者体验不佳等问题。开展智能可穿戴产品的设计方法研究对丰富智能可穿戴的产
学位
学位
随着技术迭代,工业自动化趋势愈发明显,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时代已经到来,工业物联网的发展如火如荼。然而,网络环境复杂化和网络攻击多样化,使得工业物联网面临着安全问题。传统的网络安全设备均采取独立分隔的防护策略,无法实现消息共享,只能从单方面反映出网络的安全状况。因此,整体评估工业物联网安全状况,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网络的安全趋势已成为工业物联网安全态势预测的重点。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
学位
人类学史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人类学史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已有相当数量的成果,但仍有极大的拓展空间。截至目前,中国的人类学史研究除了关注自身外,还有大量介绍和探讨欧美发达国家早期人类学的作品。它们主要集中在英、美、法、德、苏等国家的人类学史议题上。除此之外,欧洲其他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类学史研究还有很大的欠缺,而老牌欧洲殖民主义国家西班牙的人类学即在此列。西班牙的对外殖民和接触非欧洲世界更早,但
学位
在军事领域,作战概念的迭代、作战样式的革新以及作战力量的涌现推动战争形态由平台中心战向智能化战争飞速转变。天地一体化智能通信网络系统支持着智能化战争,系统中的关键节点具有计算和存储功能,流量特征随之改变;在民用领域,5G、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使得关键节点网络流量呈现瞬时涌现、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不管在军用还是民用领域均呈现出网络拓扑高动态变化、网络流量具有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使得网络流量模型无
学位
现代航海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卫星通信技术,文章主要围绕海事卫星通信的主要研究内容、海事卫星通信的应用以及海事卫星通信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为进一步的拓宽其应用领域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期刊
报纸
学位
近年来,为保护公众隐私,互联网上的很多流量被加密传输,传统的基于深度包检测、机器学习的方法在面对加密流量时,准确率大幅下降。深度学习凭借其端到端的优势在加密流量分类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深度学习流量分类技术在面对类不平衡分布的加密流量数据集时易出现过拟合、欠拟合、泛化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分别从算法层面和数据层面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来提高针对类不平衡加密流量的分类性能,
学位
Muglad盆地是中非剪切带南侧的一个中—新生代陆内裂谷盆地,位于该盆地东北部的Fula凹陷内的中央断裂带是最重要的含油气区带之一。受地震资料品质及勘探研究程度限制,前人对于该地区的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有着不同的认识。本文基于Fula凹陷地震及钻、测井资料,采用二维及三维断距定量分析技术,对中央断裂带的构造几何特征、断距分布特点及形成演化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Fula凹陷中央断裂带的主干断裂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