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的震间形变与发震机理

来源 :中国地震监测预报论坛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2008年坟川8.0级地震前横跨龙门山断裂带地区的震间(震前)近场和区域地壳形变特征,探讨了引起这种近场和远场形变的活动构造与动力学模式,并由此认识汉川8.0级地震的孕育与成因机制,汉川8.0级地震的破裂过程与发震机理。
其他文献
本研究首先以MODIS卫星数据为主来开展工作,选择的波段数为22号与31号,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不同波段亮温场变化特征、地震前后变化特征的对比分析、重点断裂带的活动性监测等。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红外波段月平均亮温场的变化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其亮温场分布受气象及地形影响较大。
对陕西7个形变台站20套仪器资料进行解剖分析,结果发现高频信息按形态特征可分为扰动、抖动、紊乱、阶跃、蠕滑、畸变和方波7种类型。阶跃与台基条件有关,抖动与刮风有关,方波原因不明,这三种没有映震能力,其它4种可能与地下活动有关。
本文利用1988年以来辽宁地区年度趋势预测报告中提供的前兆异常资料,计算前兆异常空间分布的集中性与非均匀性指标,进而分析辽宁地区异常空间分布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显示:(1)年度报告提供的前兆异常非均匀性指标Cv值与异常频次无明显的对应关系,但中短期异常的Cv值与也震的发生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2)在某种程度上,异常空间集中度Rv值与异常频次成正比,与年度最大震级成反比;(3)前兆异常的数量和
本文介绍了沙层应变记录在地震预测中具有独特的演化特征及“颗粒”性前兆意义。并通过初步分析认为,沙层应变不同于传统的应变记录,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与控制,其记录成份与变化特征极其复杂,还需要从时空场上对沙层应变和内在机制开展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才有可能获得沙层应变反映的颗粒介质特性及其在地震预测中的有效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地震观测设备组传递函数精度的不足,提出将原分工由反馈地震计用模拟方法生成主导二阶极点的任务改由地震数据采集器用数字算法来完成。并对此方法的优点进行了阐述。
本文通过对1999年以来依舒断裂带北段萝北窗口地区中小地震与东北地区,6次ML5.0级以上中强地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窗口地区地震特征分析,可以提取其时、空、强预测指标,视应力的积累程度与窗口地震能量速率可以作为中强地震发生背景的判定;视应力的积累程度,还可以估计主震发生的次数;窗口地震频次可以用于发震时间、震中距及强度的综合分析。
本文先是阐述了岩石的频散特性。然后,根据线性滞弹性体松弛模型,提出了地震波反演传播得到的介质品质因子测量方法。并用此方法测量的结果表明强震震源区与外围区区域背景应力场强度存在差异性;在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介质的粘弹性性质可能表现出方位各向异性特征,但需要更多更丰富资料的支持。
本文重点研究提取和利用GNSS技术高噪声背景数据中的有用信息,对全国多期GNSS区域站垂向复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得到多幅全国GNSS区域站垂直位移数据,确定适合的区域均衡基准,给出多幅全国GNSS区域站垂直位移分布图,发现其升降分布格局往往与大地构造格局和大地震孕育发生的区域密切相关。
本文利用现代的定位技术,对1950年8月15日的西藏大地震及其部分强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新的定位结果为这次大地震的发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本文对两种定位技术进行了介绍。
本文引入水位变化量作为水位的微动态分析值,并分析了水位变化量的使用优势。采用水位月变化量参与计算用水位月变化量与降雨月累计值作相关分析后得到的余差值的绝对值,作为水位微动态研究对象。并选用连江江南井、泉州局一号井、福州浦东井分别代表水位与降雨相关关系为显著、一般、不相关三种情况进行了分析,来探讨利用相关分析剔除水位资料中降雨的影响。